![]()
导读:3817亿美元现金储备创下美国企业史纪录,95岁股神在交棒前给市场留下了一本教科书级的避险手册。
文 | 三清资深战略投资者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公司现金储备已飙升至3817亿美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巨头连续第12个季度净卖出股票,过去三年累计减持规模高达1840亿美元。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未进行任何股票回购。在巴菲特宣布卸任CEO时间临近之际,这些数字引发市场广泛猜测。
这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前,巴菲特也曾手握巨额现金,直到市场恐慌时才出手抄底。
现在的操作如出一辙:四季度不仅减持美国银行、花旗等金融股,还清仓了SPDR标普500指数ETF ,这分明是在主动规避系统性风险。
他在会上强调"不会预测市场,但要把股票看成公司",言下之意很清楚:当下能让他看得懂、觉得值当的标的太少了,与其在泡沫中起舞,不如手握现金等待机会。
当然他的减持也给疯狂的美股一记重锤,减缓美债加速债膨胀的进程。
一、持币观望:史无前例的现金堡垒
伯克希尔最新的现金储备达到38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76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增加4.2亿美元现金,每小时1700万美元。
这一数字超过了今年一季度创下的3477亿美元的前高,再创新纪录。
庞大的现金储备中,约1920亿美元投入收益率超过5.4%的美国国债,仅利息年收入就接近200亿美元。
此外,伯克希尔还持有短期国债应付账款约230亿美元,显示公司资产流动性极强,足以应对市场任何突发波动。
从宏观决策视角看,巴菲特的现金储备更是一种"战略弹药"。
美联储连续降息后,经济面临"通胀缓降但就业疲软"的两难境地 ,未来无论是市场调整还是出现优质资产折价,3342亿美元现金都能让伯克希尔掌握主动权。
他首度确认阿贝尔将接管投资决策,但这套"现金为王"的逻辑显然会延续——毕竟在资本市场,活下去的前提永远是"手里有粮"。
回顾历史,巴菲特多次在市场高估阶段大量积累现金。
2024年伯克希尔的现金从1676亿美元直接翻一倍到3342亿美元。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随后的市场调整证明了这一决策的前瞻性。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巴菲特都采取了类似策略——提前囤积现金,在市场恐慌时抄底优质资产。
巴菲特曾言:“从短期看,市场是投票器;从长期看,是称重器”。
二、卖出多于买入:巴菲特的谨慎哲学
首先得明确,巴菲特囤积现金的核心逻辑之一,是对美股泡沫的清醒认知。
2024年美股总市值与M2货币供应之比冲到289%,创下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在科技巨头拉动下屡创新高。
但伯克希尔却在反向操作——全年持续减持股票,仅苹果就卖掉了2/3仓位,从9.05亿股砍到3亿股。
在股东大会上他说得很直接:"持有大量现金相当有吸引力",这话得结合市场环境听——当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标普500估值远超历史均值,真正的投资者不会跟着狂欢。
在资产配置上,巴菲特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态度。
第三季度,伯克希尔继续净卖出其他公司股票,录得104亿美元的应税收益。据彭博计算,伯克希尔第三季度累计出售了61亿美元的股票。
自巴菲特在5月份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将卸任CEO以来,伯克希尔的A类股股价已下跌约1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约20%。
巴菲特不仅减持股票,还在回购方面极为克制。
公司披露显示,2025年前九个月回购金额为零。
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伯克希尔就未进行过任何股票回购,至今已有五个季度。
三、保险驱动:业绩增长与现金积累并行
尽管投资策略趋于保守,伯克希尔的核心业务却表现出色。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达到134.9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潤上升17%至308亿美元。
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保险业务。
过去12个月,公司的保险承保利润增长了两倍,达到24亿美元。
旗下Geico保单量上升,整体承保利润同比增长三倍至24亿美。
保险业务已成为伯克希尔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四、继任者挑战:后巴菲特时代的战略走向
现年62岁的格雷格·阿贝尔将接替巴菲特担任伯克希尔CEO。
他将面临如何部署这3817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巨大挑战。
上个月,由阿贝尔主导的一笔交易——以97亿美元现金收购西方石油公司的石化业务OxyChem,被视为“后巴菲特时代”资本运作的一次预演。
巴菲特曾多次强调,“贸易不应该成为武器,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在5月宣布年底卸任CEO后,这位95岁投资大师的经营理念正迎来最终考验。
很多人疑惑,既然看空市场,为何还要加仓西方石油?
这恰恰体现了他的布局智慧。
尽管西方石油普通股浮亏近22亿美元,但伯克希尔持有的100亿美元优先股每年能稳拿8亿美元分红 ,这种"固定收益+权益期权"的组合,本质是用小成本锁定能源资源标的。
他在会上提到"可再生能源令人感兴趣,但需要时间开发",言外之意很明确:传统能源仍有过渡价值,而新能源矿产的真正机会还没到。
至于黄金,虽然目前没有直接持仓,但3342亿美元现金本身就是最好的"隐形黄金",一旦通胀失控或地缘冲突升级,随时能转化为硬资产。
五、新能源布局:现金储备的潜在去向
尽管大量持有现金,但伯克希尔在能源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巴菲特重仓持股的西方石油公司与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从地热盐水中提取锂。
如果测试成功,巴菲特的BHE可再生能源公司计划在加州帝国谷建造商业锂生产设施。
这一举动表明,巴菲特可能正在为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提前布局(新能源高科技的维生素)。
关于是否瞄准东方新能源矿产,巴菲特的态度很坦诚:"主要投资标的仍在美国",投资比亚迪是芒格力推的特例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视东方机会,毕竟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多分布在新兴市场。
他现在按兵不动,更可能是在等待两个契机:一是技术突破带来的需求明确化,二是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毕竟他向来信奉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不会在资产价格虚高时盲目入场。
![]()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说到底,巴菲特的现金策略释放了三个明确信号:
一是美股泡沫风险已不容忽视,聪明钱正在离场;
二是利率与通胀的博弈期,现金的防御价值凸显;
三是资源类资产的长期机会值得等待,但需耐心蛰伏。
当然,像巴菲特、李嘉诚这样级别的,基本会在狂飙的前一两年退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还有一段时间获利。
但与其纠结"抄底时机",不如读懂这份敬畏——在市场疯狂时保持清醒,在机会来临时手握筹码,这才是投资的本质。
毕竟巴菲特用一辈子证明了: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在上涨时赚多少,而是在下跌时能守住多少。
巴菲特曾说过,他的投资哲学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今天的美股市场,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连续创新高,而伯克希尔却持有创纪录的现金储备。
巴菲特不是看空市场,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当市场真正调整时,伯克希尔庞大的现金储备将转化为巨大的购买力。
在投资世界,耐心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