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被说成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连滚带爬”四个字点燃的舆论风暴,终以郑智化“一时气愤的遣词”的道歉告一段落。但这场从“声援弱者”到“质疑夸大”的反转大戏,远比道歉本身更值得深思。
起初,“连滚带爬”如同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歌手郑智化的屈辱叙事,瞬间戳中公众对残障人士出行难的共情点。网友群情激愤声讨服务缺失,歌手李琛也现身痛陈类似遭遇,舆论几乎一边倒向郑智化。可当监控曝光,画面里工作人员搀扶登机的场景,与“连滚带爬”的描述形成刺眼反差,剧情直接反转。
公众愤怒的根源,在于“被误导”的感觉。从指控司机“冷眼旁观”,到改口夸服务人员“非常好”,三天内三次表态的转变,被网友吐槽“剧本改得可真快”。
值得肯定的是,深圳机场连夜推出廊桥优先、增派保障人员、试点新型带坡度登机装置等整改措施,让20公分的高差痛点有了解决方案。一场舆论风波让残障群体的出行困境被更多人看见,也推动公共服务向更人性化的方向改进。
“水手”的歌声曾激励一代人直面风浪,而这次风波也启示我们:公众人物在发声时,需平衡情绪表达与事实陈述;而舆论也应跳出“非黑即白”的审判,深入挖掘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次舆论讨论,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文/靖晓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