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的政治生涯还没结束。”
美国前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的这句话,一下子把2028年总统大选的热度给挑起来了。
![]()
2025年10月,距2024年总统大选惜败特朗普整一年,这位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首位非裔与亚裔混血副总统,以可能再次参与总统竞选的表态,正式打响2028年白宫争夺战。
61岁的她,能否打破美国政坛的男性主导传统,成为首位女总统?
哈里斯的底气从何而来?
哈里斯的回归绝非偶然,其政治生涯本身就是一部打破壁垒的进阶史,1964年10月20日,她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毕业于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和法学院。
早年深耕司法系统,2003年至2011年担任旧金山地区总检察长,2011年升任加州总检察长,成为该州首位女性、首位非裔与亚裔混血总检察长。
2017年,哈里斯再攀高峰,当选加州首位女性联邦参议员。
在国会期间,她聚焦刑事司法改革、移民权益、公共卫生及女性平权议题,为少数族裔和女性群体发声,逐步在民主党内积累起扎实声望。
2020年,她被拜登选中为竞选搭档,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履职期间还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完成了从地方到联邦的完整政治历练。
这份履历赋予她两大核心优势,一是女性与少数族裔的多元背景,精准契合民主党核心选民诉求,二是覆盖司法、立法、行政的全领域经验,为其角逐总统职位奠定基础。
![]()
2024年大选失利后,哈里斯沉寂近一年,外界一度猜测她将淡出政坛,但2025年10月的采访中,她不仅明确政治生涯没结束,更以侄孙女终将见证女性总统暗示自身目标。
这种留有余地的表态,既是对野心的回应,也是对党内反应的试探,毕竟距2028年大选尚有三年,灵活调整策略才是政坛生存之道。
哈里斯的翻盘算盘
2024年大选是哈里斯政治生涯的关键转折,当年拜登因健康争议引发党内质疑,民主党紧急“换将”,哈里斯临危受命参选。
彼时党内普遍认为,她的多元身份能拉拢年轻选民与少数族裔,参议院经历可对冲“缺乏经验”的批评,却不料她最终以微弱差距不敌特朗普。
这次失利让哈里斯认清核心,光有“标签”不够,必须撇清责任、明确立场,为此,她推出回忆录《107天》,详细记述2024年竞选历程。
书中,她委婉批评拜登以八十高龄寻求连任过于草率,称此类重大决策不应仅凭个人意愿。
同时坦言,自己早想介入劝阻,却因担心显得野心过大、不够忠诚而犹豫,这番表述巧妙甩锅,既与拜登政府划清界限,又塑造了顾全大局的形象。
她还在书中指责拜登团队任内处处设限,政策推进不支持、公众形象塑造从中作梗,将失利责任归咎于团队拖累。
![]()
事实上,美国政客的回忆录从来都是政治宣言,哈里斯此举既是向党内反拜登派释放信号,也是向选民证明失利非己之过。
除了出书洗白,哈里斯的布局动作清晰可见。
2025年7月,她明确拒绝竞选“稳赢”的加州州长职位,直言“要继续倾听民意,帮民主党各地胜选,适当时机公布个人计划”,被外界解读为“为白宫留力”。
面对民调劣势,多份数据显示她在民主党提名竞争中排名靠后,哈里斯毫不在意,公开表示“若信民调,我根本不会踏入政坛”。
这份拒信民调的韧劲,正是她历次参选的常态,也让外界重新评估其2028年竞争力。
哈里斯的胜算与弊端
哈里斯冲击2028年大选,首先要闯过民主党内部提名关,当前党内潜在候选人阵容庞大。
加州州长纽森、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等地方行政长官,以及前芝加哥市长伊曼纽尔、前交通部长布蒂吉格等政界人士,均在暗中布局。
这些对手各有优势,纽森深耕加州“蓝州大本营”,媒体运作能力突出,夏皮罗在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口碑良好,能争取蓝领选票,布蒂吉格年轻,深受进步派青睐。
![]()
更关键的是,民主党连续两次大选失利后,“求新求变”呼声高涨,不少人希望彻底摆脱拜登政府影子。
而哈里斯与拜登的紧密关联,恰恰成为她的最大弊端,容易让选民联想到对拜登执政的不满。
但哈里斯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一,知名度领先,副总统任期与2024年竞选经历,让她全国曝光度远超其他候选人。
其二,核心票仓稳固,女性与少数族裔标签能稳定民主党基本盘,过往推动的平权、移民等议题积累了大量支持者。
其三,“敢说”形象凸显,无论是批评拜登决策,还是公开指责特朗普,都让她在党内显得更有立场。
此外,哈里斯还面临两大现实挑战:一是2024年失利留下的“抗压能力”质疑,部分选民认为她与特朗普对决时表现不足。
二是“对华强硬”策略的双刃剑效应,其履历显示,她早年在参议院就附和对华贸易施压论调,支持加征中国商品关税,称“中国科技发展威胁美国利益”。
![]()
在美国政坛,“对华强硬”是竞选安全牌,能拉拢对经济不满的选民,但美国大企业普遍依赖中国市场,过度渲染对抗可能引发商界反对,影响筹款与支持率。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斯已提前布局反特朗普议题。
她公开指责特朗普“将司法部当武器”、“用联邦机构打压政治讽刺者”,批评美国商界领袖“向暴君低头”,甚至嘲讽特朗普“自尊心脆弱到无法承受笑话批评,想关闭批评媒体”。
这番表态既迎合了民主党“反特朗普”情绪,也提前为2028年对决铺垫舆论基础。
权力背后的美国政治
哈里斯的卷土重来,本质是美国政坛权力博弈的缩影,从采访表态、出版回忆录,到拒绝加州州长职位,她的每一步都精准围绕“2028年白宫宝座”。
保持公众关注度、撇清过往责任、争取党内支持、布局竞选议题,尽显美国政客的功利与算计,也折射出民主党夺回白宫的迫切心态。
![]()
2028年大选战局未定,民主党内竞争将日趋激烈,不排除黑马杀出,民调支持率随时可能因选民关注议题变化而波动。
共和党方面,特朗普大概率仍是热门候选人,两党对决态势已然初显。
哈里斯的存在,不仅让“女性总统”成为大选核心话题,也迫使美国社会直面“是否准备好迎接首位女总统”的深层问题。
对中国而言,哈里斯的潜在参选释放明确信号:无论谁角逐美国总统,“对华强硬”都可能是竞选套路。
若她将对华贸易战、科技限制、供应链回迁作为拉票手段,可能加剧中美经贸摩擦。
但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客观现实无法改变,贸易战只会让美国农民、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受损,这是美国政客不得不权衡的底线。
![]()
说到底,哈里斯能否入主白宫,最终取决于美国选民的选择,也取决于她能否平衡党内利益、选民情绪与现实政策,但她的“回归”已然表明,美国政坛的权力游戏从未停歇。
无论美国政治舞台如何更迭,保持理性从容、坚定自身发展节奏,才是守护国家利益的关键。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哈里斯强烈暗示可能再次竞选总统,白宫作出尖锐回应》,2025-10-26
![]()
红星新闻:《哈里斯称“可能”再次竞选美国总统,“我的政治生涯尚未结束” 白宫回应:她是在抱怨》,2025-10-2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