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发布的《2025 年央国企信创数字化研究报告》由信创纵横编制,全文共 57 页,核心围绕央国企这一国民经济支柱的信创数字化转型展开,系统分析了转型背景、实践路径、行业案例、现存挑战与未来方向,为理解这一安全与创新协同演进的核心进程提供了全面参考。
一、转型现状:政策技术双驱动,纵深发展态势明确
- 整体进程:超八成央国企进入深层次转型阶段,39.7% 实现跨部门协同与智能决策的全面转型,17.9% 已迈入对外赋能的生态阶段。
- 行业差异:通信行业转型领先,信创软件投入占比 91.7%;金融行业业财融合成熟,72.7% 投入数字基建;能源行业政策驱动显著,聚焦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协同。
- 支撑条件:国家政策明确引导,数字技术持续成熟,央国企固定资产与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额外资金支持。
二、核心重点:框架清晰,实践路径与方法论明确
- 转型目标:以自主可控、提质增效为核心,推动从 “产品替代” 向 “体系化创新” 跨越。
- 核心框架:形成 “五转、五化、五新、五维” 特点,覆盖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智能建造、智能服务四大方向。
- 实施方法:采用 ABC 方法论(现状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实施优化),搭配成熟度评估模型与战略规划方法论,保障转型科学性。
- 采购与测评:强调生态兼容、安全可靠,测评体系从 “单向合规” 转向 “分层分类适配”。
三、行业态度与实践:积极推进,标杆案例引领
- 企业态度:普遍重视转型价值,将其视为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 标杆实践:工商银行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核心系统自主可控,中国电信 “云改数转” 推动技术业务融合,国家电网、中车集团通过转型实现业务重构与效率提升。
- 供给支撑:中科可控、海光信息等企业提供国产化产品,为转型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四、现存挑战:多维度瓶颈待突破
- 技术层面:42.5% 的企业面临核心技术自主化挑战,信创生态兼容性存在瓶颈。
- 人才层面:64.1% 的企业存在数字化人才短缺,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人员能力断层明显。
- 组织与数据层面:50% 的企业面临跨部门协同障碍,数据标准不统一、质量问题突出,治理滞后。
- 战略与生态层面:部分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脱节,全产业链协同不足,央国企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
报告总结与启示
报告指出,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在政策、技术、资金的多重支撑下,形成了清晰的框架与实践路径,标杆案例成效显著,但仍面临技术、人才、组织等多维度挑战。未来转型需以 “创新驱动、绿色赋能、生态协同” 为主线,聚焦前沿技术突破、业务模式升级、组织与人才变革、数据价值释放等核心方向。这一进程不仅是央国企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数字经济安全可控、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国产化生态完善提供了重要机遇。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