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河南开封的孙秀菊阿姨开始不停地咳嗽。起初以为是炎症,但治疗过后,咳嗽还是反反复复。到后来,情况严重到她说几句话就要“咳咳咳”一阵,根本无法连续讲话。
![]()
那时,孙阿姨在洛阳帮姐姐照顾孩子。姐姐听说有淮河医院的专家到县里坐诊,就催她也去看看。
就是这次就诊,改变了她的生活。拍完片子,专家却让她先出去,单独留下了她的丈夫。孙阿姨心里咯噔一下,涌起不好的预感。
果然,丈夫出来后,没有直接说明病情,只是说专家介绍了另一位医生。随后就是一连串的检查:穿刺、加强CT、骨扫描……最终,诊断结果出来了:左肺腺癌,并且已经转移到头部,同时伴有甲状腺结节和双侧淋巴结转移。
医生建议直接进行放疗。孙阿姨很不解:“不能做手术吗?”
医生回答:“已经转移到头上了,没法手术。如果手术,反而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
这个消息,让孙阿姨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在完成20次脑部放疗后,她的头发掉光了,记忆力也变差了。紧接着又是化疗,带来的腰酸乏力、吃饭无味、消化不良等反应,让她痛苦不堪。但比身体折磨更甚的,是精神的绝望。她在病房里日夜哭泣,觉得“可能化疗没做完,人就不行了”。
![]()
她更害怕拖累家人,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那一次在医院,我真的不想活了,真想跳楼。”回忆起当时,孙阿姨仍心有余悸,“老公赶紧给姐姐、哥哥打电话,到处找我。”
女儿的泪水,丈夫的寸步不离,以及同病房病友的劝慰,都没能完全打消她的念头。直到一位病友对她说:“希福医院,中药,你去试试吧!”这句话,带来了一线转机。
2015年9月30日凌晨,孙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悄悄出院,乘着夜色从开封赶往郑州,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医院的于主任和袁希福院长轮流开导她。他们用朴素的道理告诉她:身体好了,才有希望;带瘤生存就像种地,地壮了收成才会好;要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这些温暖的话语,慢慢融化了她心中的坚冰。
10月6日医院回访时,她表示效果还行,消化好转,乏力改善了。此后,她一边服用中药,一边完成了剩下的五次化疗。她说:“放疗化疗的时候,中药帮助我没那么难受。别人都吐,我没出现那个现象。”
2016年1月29日复查,显示病灶缩小了。她继续坚持“中药+靶向”治疗。4月份的复查带来了更多好消息:左枕叶强化影消失,左肺结节影减小。
随着身体一天天好转,她的信心也越来越足。2017年开始,她改为春秋两季进行巩固用药。
2023年10月复诊时,她开心地说:“8年了,一切都好!能吃能喝,睡眠正常,还能送小孩上学。”
2024年4月26日,孙秀菊阿姨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首站活动,并登台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
![]()
![]()
回首这九年,她心中充满感激:“我谢谢希福医院的院长,还有我的于主任于大夫,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非常感谢!再一个谢谢俺老公,我都转移到头上了,记忆力都不好了,都是他寸步不离地陪着我,怕我走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