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 王艺霏
秋雨寒凉,警心炽热。10月16日至17日,易县经历了一场与时间和天气赛跑的生命救援。一名94岁高龄的老人在雨夜中走失,公安、消防、蓝天救援队及热心村民在极端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历经12小时艰难搜寻,最终成功寻回老人,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团圆。
10月16日21时许,易县公安局易州派出所接到东亢村村民紧急求助:“派出所呀,我家老人出去4个多小时,这么晚了还没回来,他都94岁了……”此时,窗外正秋雨淅沥,气温持续下降。接警民警心头一紧,94岁高龄、夜间气温骤降、失联已超4小时……每一个因素都让情况显得万分危急。
值班民警迅速询问了家属关于老人的体貌、衣着等关键特征,并得知老人最后可能前往的方向是附近的村庄。时间就是生命!派出所立即与周边各村村干部取得联系,通过各村微信群广泛发布寻人信息,发动群众力量寻找,同时,专业的研判与搜索同步展开。警方通过公共视频,试图在茫茫夜色中捕捉老人的行动轨迹,确认老人最后现身于东亢村内,进一步缩小了范围。
为了加快搜救进度,民警联系了搜救犬和热成像无人机。
但天气给救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晚一直下雨,地面气味散发很快,搜救犬的追踪工作受到极大干扰。” 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同时,热成像无人机在扫描中也多次发现热源,但经确认均不是要寻找的老人,一次次希望燃起又被谨慎排除。
科技手段在恶劣天气面前效力大减,但救援人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科技手段受影响,我们就用‘脚板’走!” 由民警辅警、消防员、蓝天救援队队员和村民组成的搜救队伍,顶风冒雨,打着手电,以最原始却也最可靠的方式,形成一道人墙,对一片片玉米地、沟渠进行拉网式排查。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泥泞拖慢了他们的脚步,但搜寻的呼喊声始终在雨夜中回荡。
历经12个小时的彻夜奋战,10月17日10时许,好消息终于传来:“找到了!在这里!”搜救人员在一处玉米地中发现了倒在地上的老人。此时老人浑身已被雨水和泥水浸透,身体冰冷,体温很低,令人欣慰的是,老人还有意识。救援人员立即展开现场应急处理,并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现场所有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人现已康复出院,身体状况良好。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以生命的顽强和救援的及时而胜利告终。
10月20日上午,老人的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家属紧紧握着救援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场雨夜救援,不仅是对易县应急联动机制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生动的诠释。警民携手,在寒冷的秋夜里共同点亮了生命的温暖之光,书写了守护群众安危的动人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