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改革的教训:中国历史上改革者下场悲惨

0
分享至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改革者都有勇气、有胆识、有为国捐躯的精神,他们的改革,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改革者的下场都悲惨,轻者丢官流放,重者人头落地。这些改革利国利民,推动了历史进步,为什么改革者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我们来看看几次极为重要的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以强国为目的进行了许多次改革,但最成功的还是商鞅变法。历史上第一次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就是这次改革了。商鞅以法家思想在秦国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一次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主要包括:编定户籍,实行连坐;禁止游说求官和私人请托;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轻罪重刑,树立权威。第二次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主要包括: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废除井田制,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迁都咸阳,统一征收军赋。这些改革全面而彻底,终于使秦国“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尽管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他本人却被车裂而死。

西汉末年,以正人君子示世的王莽篡权,改革的中心是实行王权制,就是今天的土地国有化,禁止买卖,并由国家把土地给私人耕种。此外还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的“六管”,全面管制商业和物价,取消了人民的一切自由权。还对货币制度进行复杂而混乱的改革。他的改革加剧了经济的倒退与混乱,西汉灭亡了,他也没有好下场,成了人们眼中的“乱臣贼子”。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经济崩溃,掌管财政的刘宴进行了改革。他的改革主要是改革漕转制度。漕转涉及向首都运粮的重大任务,但当时已严重受阻,他把漕转改为官商并运,政府与商人合作,放松盐业专卖,允许商人参与。同时设立政府的常平仓,以丰补缺,保证粮食供应。他既重视政府的作用,又利用商人参与,官商并用,终于缓解了经济困难。但支持他的唐代宗去世后,他被唐德宗免职又赐死。

北宋王安石的改革是妇孺皆知的。他的变法包括:由政府以低于私人利率的利率向农民贷款的青苗法、旨在平抑物价的均输法、用钱代替差役的免疫法等。但王安石的改革并没有成功,丢了官职,不过靠北宋不杀大臣的传统还是活下来了。

明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也是相当有名的。这种改革建立在清丈土地、核实户口的基础之上,其内容是把赋税中的各种名目,如力差、银差、杂项等合为一种,按田亩核算统一征收。这次改革对增强国库收入、改善百姓生活都有积极作用。但他死后被剖棺、抄家,家破人亡。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从以上各次改革和改革者的结局,可以得出几点有意义的教训。

第一,要采用渐进式改革,不能采用激进式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改变,会伤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必然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不能因为他们反对就不改革,但采取的方式不能是直接与既得利益集团对抗,因为他们的势力远远大于改革者。这就要先从对既得利益集团损害小的改革起步,逐渐展开,别想毕其功于一役。而且,尽量对既得利益集团进行可能的补偿。商鞅、刘晏等人都是得罪了太多的既得利益集团而死。尤其在中央集权专制社会,改革者靠皇帝支持,也许既得利益集团会收敛,而一旦皇帝死去,权力格局改变,改革者的末日也就到了。渐进式改革才是改革的成功之道。

第二,设计改革方式,不仅要看目的,还要看能否有效实施。许多改革者的改革方案往往是很好的,但在实施中往往走了样,适得其反。尤其要考虑到整个官场体系的行政能力与效率。王安石的青苗法原意是减少农民青黄不接时贷款的困难。但实施者把政府贷款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强迫不需贷款的农民贷款,这就完全违背其原意了。改革方案再好,一旦实施,被扭曲的不少,还在于政府机构的效率和廉洁程度。人们常说老和尚的经被小和尚念歪了,正是这个意思。

第三,改革者做得正,保持自身廉洁,不要从改革中实现自己的私人利益。改革者的品质极为重要,一个改革者要一身正气,廉洁奉公。读过一本介绍台湾地区改革的书,介绍了改革功臣尹仲容。他掌管外汇局,但从不为自己谋利,死时家中只有一堆书,他死后夫人住院,连医疗费都付不起。这样廉政的人改革,即使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佩服。明代张居正下场不好就与他自己好色无度,以至于吃壮阳药,冬天头上都无法戴帽子,这还成为当时官场风俗。他及家人又贪腐,所以,死后有此下场也不足为奇。我们不能要求改革者是圣人,但为自己追求的改革一定要敢于牺牲个人利益。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别当改革者。

各国历史上都有不少改革,其中还是成功的少,原因就在于改革是一场触及不同阶层人利益的革命。如果没有全盘的安排,没有循序渐进的方法,没有改革者的付出,再好的改革也难以成功。我们从中国几次改革中得出的教训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没想到,丈夫密春雷的争议过去仅两年,董卿就以“这种姿态”出现

没想到,丈夫密春雷的争议过去仅两年,董卿就以“这种姿态”出现

史行途
2025-11-03 08:55:18
古特雷斯卸任倒计时!新任秘书长人选敲定,美国搅局遭中俄法打脸

古特雷斯卸任倒计时!新任秘书长人选敲定,美国搅局遭中俄法打脸

星辰故事屋
2025-11-03 11:19:58
逃不掉了!38万亿债务炸雷,美联储连夜急刹车,中国成最大赢家?

逃不掉了!38万亿债务炸雷,美联储连夜急刹车,中国成最大赢家?

牛锅巴小钒
2025-11-04 05:47:02
挤走原配自己做美艳师娘,嫁65岁音乐家的王冰冰,如今玩的更花

挤走原配自己做美艳师娘,嫁65岁音乐家的王冰冰,如今玩的更花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4 14:27:36
澄清!杨瀚森女友被质疑学历低,晒本科证书回应:我才不是大专妹

澄清!杨瀚森女友被质疑学历低,晒本科证书回应:我才不是大专妹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03 20:09:26
郑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刘岳接受审查调查

郑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刘岳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04 10:57:25
这身打扮真的是成熟气质阿姨穿搭的模板

这身打扮真的是成熟气质阿姨穿搭的模板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1-02 10:30:57
蔡正元:中美打起来,美国最少有30个盟友,中国最多3个!

蔡正元:中美打起来,美国最少有30个盟友,中国最多3个!

柏林观察
2025-11-01 12:03:39
入朝后,金日成索要26万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太幼稚

入朝后,金日成索要26万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太幼稚

南书房
2025-11-02 19:30:03
吴石出事,家中佣人却没受到牵连,原因是她拒绝了吴石的这个提议

吴石出事,家中佣人却没受到牵连,原因是她拒绝了吴石的这个提议

阿校谈史
2025-11-04 02:10:36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2 08:25:30
对华出口暴跌 37%?瑞士5家机床老厂停摆,外媒:被美国坑惨了!

对华出口暴跌 37%?瑞士5家机床老厂停摆,外媒:被美国坑惨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11-03 15:35:03
红军城乌军开始投降了

红军城乌军开始投降了

那山星火
2025-11-02 08:37:08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前,谁在掌管台湾?老蒋一去,为啥双手奉上?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前,谁在掌管台湾?老蒋一去,为啥双手奉上?

凡人侃史
2025-10-22 23:17:00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林子说事
2025-11-01 02:46:24
那苍白的嘴唇,一眼就认出你小子!

那苍白的嘴唇,一眼就认出你小子!

贵圈真乱
2025-11-04 12:46:50
杨瀚森连续2场被弃用:全场坐在替补席第二排 此前曾被下放G联盟

杨瀚森连续2场被弃用:全场坐在替补席第二排 此前曾被下放G联盟

追球者
2025-11-04 13:30:47
分手七年欧豪马思纯罕见同框,偷瞄瞬间眼神复杂引唏嘘

分手七年欧豪马思纯罕见同框,偷瞄瞬间眼神复杂引唏嘘

梅梅瞎八卦
2025-11-04 06:39:50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6:40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22:37:28
2025-11-04 16:36: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837文章数 12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初中数学,题型少见,难倒了很多尖子生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手机要闻

三星 Galaxy S26 标准版被曝厚 6.96 毫米,手机壳渲染图曝光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