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
甲骨,承载中华文明三千年信史的文化瑰宝,
它们却因历史原因流散世界各地。
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回家”并重获新生?
![]()
“你来之前,这几十年都没人动过这些甲骨。它们就那样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这是中国研究人员郅晓娜在德国听到的一句令人心酸的话。
这些漂泊在外的甲骨,
远离了文化的故土。
通过“全球甲骨数字回归计划”,
它们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归乡团聚。
![]()
每一片甲骨都藏着自己的故事。
但因残缺,很多内容成谜。
将破碎的甲骨拼回原样,
是项极度耗时费力的大工程。
过去,专家们依靠肉眼和经验,
像进行一场没有边际的拼图游戏。
如今,在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的加入,让甲骨“拼图”变得又快又准。
![]()
实验室还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殷契文渊。
24万张甲骨图像、35000余部学术论著,
让它成了甲骨文的“数字百科全书”。
未来,拓片自动释义,辅助专家破译甲骨字,
甚至造字场景还原,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
这,不仅是一场
让流散甲骨以“数字分身”形式回归故土的接力,
更是一次利用现代科技破解文明密码、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永续传承的伟大实践。
![]()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习近平2022年10月28日在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的讲话
记者:李玥 李真 程维康 徐照朋 曹冲 刘大彬 孙喜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