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权威媒体借助第一财经信息报道万科前CEO祝九胜“刑拘”,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轩然大波!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产催生了2016年以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巅峰,巅峰时期一家万科足以养活几家供应链金融“科技”巨头们....
在地产供应链金融的巅峰时期,凭借以反向保理为核心的供应链ABS(或者再保理产品),催生了数家供应链金融龙头:
有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依托和强势银行的关系攻城略地..
有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依托数千上万亿的各类地产ABS储架,依靠“虚胖”规模,收割多波...
而开供应链ABS这个先河的正是万科..(在这方面恒大是模仿者、跟随者...)
以万科为例,据Wind数据统计,万科2024年年内即将到期的债券规模达262.93亿元,另有供应链ABS产品94.07亿元到期,合计规模达到357亿元。
除标准化供应链ABS外,我们注意到,万科还作为债务人还参与发行了保交所非标供应链ABS以及与多家商业银行、保理公司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反向保理(再保理)融资产品。
![]()
来源:中保登
从这一角度看,上述金额可能对其供应链金融融资到期金额有所低估。
2022年底也曾一度停止供应链ABS发行。在此数月之后,万科在暂停供应链ABS发行近10个月之后,在2023年6月开始又开始发行供应链ABS了。
![]()
来源:wind | 供应链行业观察整理
2020年至2022年底3年内,据统计,万科作为核心企业共发行了超过1230亿元供应链ABS。根据Wind统计,在2020年4季度,万科供应链ABS单季发行规模曾突破237亿元,高峰时单月发行额度近60亿元。
![]()
来源:wind | 供应链行业观察整理
2023年年2月,在有投资者询问关于供应链金融是否有压降计划,万科的回应到:
2023供应链金融的规模已经明显下降,2023年底余额大约为500亿,与年中相比并无太大变化。未来趋势上,供应链金融应该还是会随公司在建规模有序压降。
无独有偶,随着地产供应链ABS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巅峰时期几乎所有的百强地产公司中主体评级能凑够AA+以上达到发行门槛的都进行了供应链反向保理ABS的储架,甚至某些AA国企房企也能在供应链证券化市场中一展身手....
![]()
来源:供应链行业观察
我们曾在2020年底就断言,以地产供应链ABS为代表的地产供应链金融到顶了,以此为时间点,有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积极转型,布局建筑行业业务,有的则逆势猛干地产,留下消失的身影或一堆烂账....
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野蛮、粗暴,是真正的“市场丛林”,“关系”可以说是彼时获取市场的核心优势之一....当市场走弱或关系失衡,有些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也逐渐消失了...
但地产供应链ABS在喧嚣过后,在产品过桥、产品发行、基础资产管理等方面所带来的“监管冲突”仍未彻底解决:
有个别保理公司,追逐短期规模与高额收益,放松风险管控,以“过桥之名”做短期保理业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供应链ABS业务过程中,通常商业保理公司需要先将供应商持有的对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受让,受让完成后,再将该笔应收账款转让予专项计划,等专项计划募集成功,保理公司回款,这就是所谓的“过桥”。极端情况下,保理公司过了桥,ABS募集资金没有到位,ABS无法顺利发行时,保理公司的上述保理行为就由过桥变成了“保理”。如果这时候,核心企业债务人再因各种原因无法兑付其应付账款,保理公司的过桥资金无法收回,实质上就形成了过桥暴雷。更有甚者,以过桥之名,给开发商发放短期融资...
个别保理公司在发行端,通过签署财务顾问协议、一二级市场交易定向补贴个别投资人,甚至自己下场参与一级市场交易,干扰资本市场,以某地产公司为例,其发行的数期ABS/ABN票面价格惊人一致,不随市场价格波动,这种操盘水平,堪称一绝!
也有个别公司协助核心企业自融...
![]()
当然还有悬在这些公司的差额纳税问题,至今税务部门仍未有明确表态承认这种征税方式....
如今潮水仍未完全褪去,小供从市场了解,就在去年仍有保理公司为VK发放过桥,差点踩坑!不过监管已开始重锤出击!
我们此前引用财联社报道:一个全国性的商业保理管理办法已经下发到机构征求意见,这将在未来两年深刻影响这一规模3万亿的地方金融行业。
报道中还提到,新规将引导商业保理公司回归本源,专注于企业应收帐款领域,不得介入各类“擦边球”消费贷业务。将要求,“不得基于消费应收账款开展名为保理实际为消费贷的融资业务”。
如果该条规定严厉执行,部分保理公司开展的以C端客户为最终债务人的包括医美分期、手机租赁分期、房租分期等业务或将迎来更严合规挑战。
除此之外,仍在酝酿中的多条监管规定或深度影响现在保理公司发展及业务格局:新规或真正把保理公司视作“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贯彻金融监管姓“金”这一监管特点。
新规或将对商业保理公司业务模式加以引导,205号文曾要求商业保理企业应积极转变业务模式,逐步提高正向保理业务比重,惠及更多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未来出台的监管新规或对保理公司正向保理业务比重予以限制(要求>50%或更高),以目前业务结构来看,盛业保理等强场景类保理公司或再次引领行业发展。
新规对保理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或将出台新规,过往部分保理公司资产证券化比重过高,以“纯通道”模式运作,造成了保理公司资本实力与服务规模的严重不匹配,新规下,也许像当初监管蚂蚁一样,ABS等产品或将纳入风险资产,从保理公司杠杆率对部分“虚胖”保理公司进行监管。
提升采购与供应链的专业性!
别再闹笑话了!
领取资料快速学习吧!
精选文章导航:
供应链研究:
央国企研究:
合作供应商:
国企供应链:
合规供应链: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聚焦AI+供应链,建筑采购与建材供应链垂直领域一大号!我们认为未来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商业IP x AI应用 x 供应链,我们致力于服务房地产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与企业,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出版新书《从采购升级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转型五维法则》,邀你加入共读营!
广告:供应链培训咨询、人物专访、好产品包装、软文发布,请加V:taisam6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