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败退之后,心中始终存着疑虑。那日诸葛亮城头抚琴,城门大开,看似毫无防备,可他总觉其中另有隐情。回到营帐,司马懿反复思量,越想越觉得蹊跷。“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此次空城之举,莫非真有深意?”他暗自琢磨,决定再次探查西城虚实。
此时,诸葛亮在城中也是忧心忡忡。他虽用空城计暂时吓退了司马懿,但深知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定会卷土重来。城中的兵力实在薄弱,若司马懿再次来袭,恐怕难以抵挡。于是,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军师,如今我军兵力悬殊,若司马懿再次进攻,该如何是好?”赵云焦急地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说道:“吾有一计,可暂解燃眉之急。但此计需众人齐心协力,方能成功。”
众将皆拱手道:“愿听军师调遣!”
计谋初定
诸葛亮低声将自己的计谋告知众将。原来,他打算利用西城的地形,布置一些疑兵之计,同时派人前往附近的山寨,联络一些绿林好汉,假意投靠魏军,实则作为内应,在关键时刻扰乱魏军后方。
“马谡,你带领一队人马,在城外山林间多插旌旗,制造我军大量援兵已到的假象。”诸葛亮吩咐道。
马谡领命而去。
![]()
“王平,你挑选一些精壮士兵,扮作百姓,在城中各处忙碌,做出加固城防、准备迎敌的样子。”
王平也依令行事。
而诸葛亮自己,则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心腹之人送往附近的山寨。信中言辞恳切,许以重利,邀请山寨首领共同对抗魏军。
司马再探
司马懿这边,经过一番准备,率领大军再次向西城进发。一路上,他小心翼翼,生怕再次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当魏军接近西城时,司马懿远远望去,只见城外山林间旌旗招展,喊杀声隐隐传来,仿佛有大量蜀军埋伏其中。他心中一惊,忙令军队停下。
“报!将军,城中百姓正在加固城防,似乎准备与我军决一死战。”探子来报。
![]()
司马懿眉头紧锁,心中暗忖:“诸葛亮莫非真的早有准备?这城外山林间的旌旗和喊杀声又是怎么回事?”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忽然有士兵来报,说抓到了几个可疑之人。司马懿立刻命人将他们带到帐前。
寨主投诚
这几个可疑之人正是诸葛亮派去联络山寨的心腹。他们被带到司马懿面前后,其中一人上前跪地禀道:“将军,我等是附近山寨的人。近日听闻将军大兵压境,那诸葛亮已是强弩之末,我们愿弃暗投明,归顺将军,为将军效力。”
司马懿闻言,心中一动,但并未立刻相信他们的话。他仔细打量着这几个人,问道:“你们既愿归顺,可知那诸葛亮如今城中情况如何?”
那心腹之人忙答道:“回将军,诸葛亮如今城中兵力空虚,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他命人在城外山林插满旌旗,又让百姓装作加固城防,实则是为了吓唬将军。而且,我等在山寨中早已对诸葛亮不满,此次愿为将军做内应,待将军攻城之时,我们在城中放火,打开城门,迎接将军大军入城。”
司马懿听后,心中半信半疑。他想了想,决定先派一小队人马跟随这几个“投诚者”进城探查虚实。
![]()
危机四伏
那几个心腹之人领着魏军小队向城中走去。当他们接近城门时,城门突然大开,一群“百姓”手持武器冲了出来。魏军小队顿时大乱,纷纷后退。
原来,这是诸葛亮安排的疑兵之计。那些“百姓”其实是王平带领的士兵,他们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在此时突然出击,给魏军一个下马威。
司马懿在远处看到这一幕,心中更加疑惑。“难道诸葛亮真的有所准备?可那城外山林间的旌旗又是怎么回事?”他暗自思量。
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说附近的山寨突然有大批人马出动,正向魏军后方袭来。司马懿大惊失色,他以为这是诸葛亮联合山寨势力对他发起的全面攻击。
“传令,全军撤退!”司马懿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深知,此时若继续进攻,很可能会陷入诸葛亮的陷阱之中。
计成解围
魏军撤退之后,诸葛亮心中大喜。他的疑兵之计和联络山寨的内应之策都取得了成功。
马谡和王平回到城中,向诸葛亮复命。马谡笑道:“军师此计真是妙不可言,那司马懿被我们吓得退兵了。”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此乃权宜之计,司马懿生性多疑,我们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一弱点。但此次只是暂解危机,我们仍需尽快加强城防,等待援军到来。”
而此时,司马懿回到营帐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派人再次打探西城和附近山寨的情况,这才得知,那些“投诚者”是诸葛亮派来的,城外山林间的旌旗也是疑兵之计,附近山寨的人马并未真正出动攻击魏军后方。
“诸葛亮啊诸葛亮,你果然厉害!”司马懿长叹一声,“此次是我大意了,下次定不会让你再得逞。”
后续展望
经过这次交锋,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智谋和手段。西城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在这片土地上。
诸葛亮深知,要想彻底摆脱困境,必须尽快与援军会合。他一面加强城防,一面派人四处打探援军的消息。
而司马懿也没有放弃对西城的觊觎。他回到魏国都城,向曹睿禀明了情况,并请求增派兵力,准备再次对西城发起进攻。
一场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家,又将在这片战场上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智慧对决……
《空城计续:风云再起》
《空城计续:风云再起》
司马疑云再聚
司马懿败走之后,满心都是不甘与困惑。那日在西城城下,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城门大开却不见一兵一卒,这般异状本就违背常理。他深知诸葛亮行事向来谨慎,断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如此险境,可当时那股莫名的压迫感与直觉,让他还是选择了退兵。
回到营帐,司马懿召集众谋士商议。“诸位,那日西城之事,我始终觉得蹊跷。诸葛亮一生用计如神,此次空城之举,定有深意。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谋士甲率先开口:“将军,依末将之见,诸葛亮或许是兵力耗尽,无奈之下才出此险招。他料定将军生性多疑,不敢贸然进城,故而设下这空城计。”
谋士乙却摇头反驳:“非也,诸葛亮向来谋定而后动,此计太过冒险。我怀疑城中有伏兵,或者他另有后手,只是我们尚未察觉。”
司马懿听后,沉思良久,道:“你们所言都有道理。但无论如何,此事不能就此罢休。我决定再次派人暗中探查西城虚实,同时加强我军防备,以防诸葛亮趁机反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