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乡梦
江上秋声入梦中,故园何处蓼花风。
青衫有泪思陶令,黄卷无人识孔宫。
万里浮名双鬓白,一行征雁十年空。
夜来听得家山信,应是梅关老病翁。
首联以"江上秋声"破题,将读者引入苍茫的秋夜。"入梦中"三字如潮水漫堤,瞬间冲开记忆闸门,"故园何处蓼花风"紧承其后,以飘摇的蓼花风为引线,点燃了游子心中蛰伏的乡愁。蓼花多生于水岸,其花穗红白相间,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既是典型的江南风物,又暗喻着诗人漂泊不定的身世。秋声与蓼风交织,构成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意象群,将抽象的乡思具象化为可闻可感的自然之声。
颔联转承处笔锋陡峭,"青衫有泪"化用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典故,却将泪水投向陶渊明——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诗人,恰是历代文人精神原乡的象征。"黄卷无人识孔宫"笔意更深,孔宫代指儒家经典,黄卷青灯下的苦读无人问津,道出了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的精神孤独。两句形成工整对仗,青衫与黄卷、陶令与孔宫,在色彩与典故的碰撞中,折射出传统文人在仕途失意后对精神家园的双重追寻。
![]()
颈联时空转换极具张力,"万里浮名"与"双鬓白"形成宏微对照,浮名越远,白发愈浓,揭示出追逐功名的荒诞;"一行征雁"与"十年空"构成动静相生,征雁年年南飞,而游子羁旅已逾十载,时间的绵延与空间的阻隔在此刻完成诗意叠加。数字"万""双""一""十"的精准运用,既强化了抒情力度,又在数字的辩证关系中暗藏人生悖论。
尾联收束处尤见匠心,"夜来听得家山信"将虚幻梦境拉回现实情境,而"应是梅关老病翁"的推测性结尾,以"梅关"这一地理坐标(江西大余县与广东南雄市交界处的古关隘)为情感锚点,通过想象故乡亲友的衰老病弱,将个人乡愁升华为对整个故土命运的忧思。老病翁的形象既是实指,更是千万游子心中那个逐渐模糊的故乡缩影。
全诗八句四联,由秋声起兴,经典故铺陈,到岁月蹉跎,终以家山之思作结,形成完整的抒情闭环。诗人善用意象叠加手法,秋声、蓼花、青衫、黄卷、征雁、梅关等意象群彼此呼应,在虚实相生中构建起立体的乡愁空间。尾联的留白艺术尤为精妙,不说己身如何思念故乡,反写想象中故乡亲人的境况,这种"对面着笔"的写法,使情感表达更显深沉蕴藉,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在这场跨越时空的乡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离愁别绪,更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漂泊史。
![]()
七律·月梦
楚山云断月明中,江树苍然起暮风。
梦觉忽惊身是蝶,心游应悟道非宫。
青天万里双飞雁,碧海千秋一望空。
多谢浮生能几日,此时还得是坡翁。
此诗以月夜为幕,展开一场超脱尘俗的心灵漫游。首联“楚山云断月明中,江树苍然起暮风”勾勒出空明悠远的意境。楚地山峦在云霭断续间,明月朗照,澄澈的光华洒向大地;江畔树木在苍茫暮色里,于晚风中轻轻摇曳。“云断”“月明”对比鲜明,一遮一透,营造出空灵氛围;“苍然”绘出江树历经岁月沉淀的古朴色调,“暮风”则添了几分流动的生气,二者交织,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又富有动态感的月夜世界,为后续的梦境与哲思奠定基调。
颔联“梦觉忽惊身是蝶,心游应悟道非宫”由景入情,开启奇幻的精神之旅。“梦觉忽惊身是蝶”,巧妙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诗人在梦醒时分恍惚间分不清自身与蝴蝶,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凸显出对自我存在的深度思索。“心游应悟道非宫”,“道非宫”意味着大道并非局限于庄严的宫宇庙堂,当心灵自由遨游,方能领悟到道的真谛超越了具体的形式与场所,体现出对形而上哲理的探寻,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超脱。
![]()
颈联“青天万里双飞雁,碧海千秋一望空”视野陡然开阔,转向宏大的自然景象。万里青天之上,一双大雁振翅高飞,它们是自由与远方的象征,在广阔天空中划出灵动的轨迹;碧海千秋,一眼望去空阔无垠,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浩瀚在此汇聚。“双飞雁”与“一望空”相互映衬,既展现出生命的灵动活力,又凸显出宇宙的寂寥与永恒,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宇宙、人生的无尽遐想。
尾联“多谢浮生能几日,此时还得是坡翁”回归自我,情感真挚而超脱。“多谢浮生能几日”感慨浮生短暂,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清醒认知;“此时还得是坡翁”则表达出在短暂的时光里,能拥有此刻如苏轼般旷达超脱心境的庆幸。苏轼一生豁达乐观,面对人生的起伏波澜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诗人以“坡翁”自比,表明自己在这有限的浮生中,于这月夜梦景里,寻得了精神上的寄托与超脱,实现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整首诗借月夜之景,从现实入梦,由梦境及理,再由理返情,层层递进,将自然之美、哲理之思与人生之悟完美融合,展现出诗人高雅的精神追求与超凡的人生境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