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强制学生剪发是进行性压抑的一种手段。它将学生间正常的异性交流污名化,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审美扭曲,甚至是恐男恐女,更进一步是助推了男女对立。
一个冷知识: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是允许学生留长发的。所以强制学生剪发本质上是一些学校在教育层面无法达到高水准的时候,通过这种病态的手段加强对学生的规训效果,让学生从各个层面服从权威,意思就是你的身体、你的个性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集体规范之下的,就连审美也不例外。
9月12日,中国新闻网明确且严厉地批评了一些学校对学生发型的病态控制现象,坦言:“学校不是流水线,别把孩子修剪成统一模样。”央媒的这种态度,正是和福柯的监狱群岛理论不谋而合。“流水线”“修剪”这些词汇,正是一些社会权力规训人类的手段。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了“监狱群岛”的概念,这并不是指字面上由监狱组成的岛屿,而是一个隐喻。一些隐形的权力往往弥散在一些社会场所中,比如监狱、精神病院,甚至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些采用不当管理方式的学校。这当然不是说这些地方是监狱,而是说这些地方都有类似的权力运作场景。
就拿精神病院来说,这里对病人进行严格的程序管控:定时吃药、统一病服、流动空间限制、程序化管理。这种新型权力的目的不是镇压,而是规训,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技术,将人塑造成为温顺而有用的身体,也就是既服从管理又能高效生产或学习的个体。
一些学校强制学生剪发,就是从这种精细的层面对学生身体的规训。前台词就如央媒文章中专家所言,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应试目标,其本质是除了成绩,其他方面都不要表现。
这种规训都存在一种监视,一种无所不在的不对称的凝视。老师可以突击检查发型,从教室后门检查学生的发型,但学生却难以反向观察;同时会建立一套硬性标准来定性正常与不正常,比如学校要求学生发型“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因此说,学校强制学生剪发,就是福柯的监狱群岛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强制剪发是成本最低、可见度最高、效果最显著的规训技术之一,但它规训的只有身体,却往往会激发学生们对规训权力的反抗意识,助推学生的叛逆情绪,对他们整个人生发展起到反作用。
强制剪发不仅仅是强迫学生头发应该短,更是让学生的身体“更有用”,也就是服务于考试。但是学校并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担任着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学会做人、建立正向人生处事哲学的重要责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