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从殷商看早期中国的大变局
![]()
主讲人
许宏、李硕
主持人
张向荣
讲座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早期形态的剧烈演变,深刻塑造了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底色。距今约4000年至3000年是华夏文明的关键转折期,从二里头文化开启王朝时代,到殷商王朝的鼎盛辉煌,直至礼乐革新的商周之际。那么,处于激荡变化之中的殷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而这场三千年前的“大变局”,又如何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文化与精神世界?
本期讲座我们特别邀请两位深耕中国上古史与考古学领域的顶尖学者——考古学家许宏与历史学家李硕,引领大家回溯这一至关重要的文明奠基期。李硕老师的著作《翦商》便是书写中国上古时代的文明起源内容,始自新石器时代末期(4000余年前),止于商周易代(殷周革命),许宏老师认为这本书将宏大叙事与细微史料结合,既能从全局上概览,又能从细节处发现真知灼见。
“看·见殷商”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品牌展览“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第二展,当展览与文字碰撞,这一远古文明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期讲座,两位老师将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与文明演进视角出发,结合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周原等关键遗址出土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共同解读这一文明跃迁,重新思考殷商在中国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主讲人介绍
![]()
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该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面向公众的作品有《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三星堆之惑》《城的中国史》《给孩子的考古》等。
![]()
李硕
写作者,历史研究者。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著有《翦商》《历史的游荡者》《南北战争三百年》等,拍过微电影,写过小说。
![]()
张向荣
青年文史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热爱非虚构写作,著有《祥瑞》《三国前夜》。
图书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讲座时间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14:30—16:00
讲座地点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共享大厅
报告厅
报名人数
150人
讲座需预约,活动免费,
开场前15分钟可携带身份证签到入场。
【报名截止时间】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下午:12: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