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的时候,你是用刀叉还是筷子?
以前还有些争论,现在大家都看开了,爱咋用都行,管得着嘛!
因为过去信息不发达,人们都以为刀叉是西方传过来的。但大量考古出土文物都证明,早在石器时代,老祖宗就使用这玩意了。
![]()
考古发现将中国使用刀叉的历史,已经追溯到了新石器时代。
8000年的裴李岗遗址,发现了最早的骨质餐勺。要知道现如今某些国家还在用手抓食物,而中国的老祖宗在上古时期,就开始用工具辅助了。
而骨叉、骨刀和骨勺“三件套”,就拿青海宗日遗址举例,毕竟是一整套。它属于马家窑文化,距今已有5800年历史。
到商周时期进入金属餐具阶段,青铜匕和骨叉广泛使用。洛阳中州路东周墓一次出土骨质餐叉51件,说明春秋时期还在用刀叉。
![]()
同样是在新石器时期,苏北高邮龙虬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6300~5000年的骨器,被认为是最早的筷子雏形。
这说明老祖宗过去同时使用多种餐具,并非单一演化出来的。
《礼记》中曾有记载:“饭黍无以箸”,意思是吃饭时不能用筷子,而用羹匙吃,筷子是专门用来夹菜的,别混用。
但后来除了喝汤的勺子常用,刀叉逐渐被淘汰,只有少部分场合才使用。筷子演变成“单一餐具”,这是什么原因?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的面条
首先跟饮食结构有关,早期人类以狩猎为主,吃的多是整块兽肉和硬壳野果子,刀叉用来切割、挑刺正合适。
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的主食变成了稻米和小米,青海甚至出土最早的面条,蔬菜也越来越丰富。
你想想,用叉子去叉米饭?那简直自找麻烦!再说古代肉食稀缺,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刀叉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摆设。
筷子轻巧灵活,夹菜、捞面、挑米粒样样在行,自然更受欢迎。
![]()
然后就是烹饪方式的改变,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炊具,比如鼎、鬲、甑这些家伙什,
煮、蒸、炖在早期是主流,宋代后铁锅大范围流行,煎炒也变成日常。
再加上香料增多,大厨手艺更好。食物在厨房里就切得细碎,做熟端上桌直接就能入口,谁还愿意费劲巴拉地用刀叉?
也就吃烧烤等大块肉食的时候,刀叉才偶尔用一下,喝汤才用勺子。筷子逐渐风靡亚洲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影响至今。
![]()
那件三国时期著名的“快餐盒”:学名叫越窑青瓷方格盒,主要餐具是勺子,出自东吴大将朱然墓。这也说明并非就一定要用筷子。
因为考古发现唐宋时期,勺和箸的使用范围仍旧是泾渭分明。宋代以后的“箸”,也就是筷子逐渐独占中国人的餐桌。
但普通人也没那么多讲究,吃干粮直接上手抓。想用筷子也简单,竹子、木头随处可得,甚至捡两根树枝就能凑合着用。
这就是一个成本问题,毕竟对古代老百姓来说,金属就等于钱,可不会浪费在餐具上。
![]()
当然,对贵族来说古人也能把筷子玩出花!除了普通木头,还可以使用象牙、金、银、玉石等多种材质制作,镂刻出精美的花纹。
《韩非子·喻老》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意思是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还会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去吃那些珍稀的动物。意思是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强,最终导致灾难后果。
而中国文化中的“合餐”与西方的“分餐”,从根本上就区别了二者使用餐具的选择。老祖放弃刀叉绝不是退步,而是基于实际需求的智慧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