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我认为荷兰政府的干预决定非常明智。"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经济部长斯文·舒尔茨就安世半导体事件发表公开看法。
![]()
这番表态出自一个将汽车制造视为国家工业支柱的官员之口,令人震惊不已。
他们所谓的“安全考量”根本站不住脚,实则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
![]()
340亿收购后的"鸠占鹊巢"
2019年,荷兰安世半导体濒临倒闭边缘,中国闻泰科技果断出手,以340亿元完成全资收购。
当时这笔交易被广泛誉为中资拯救欧洲老牌科技企业的典范案例。
并购完成后,企业迅速实现盈利反转,至2024年年度营收攀升至147.15亿元,并向荷兰缴纳了高达1.3亿欧元的税款,成功跻身全球车规级芯片制造商前五行列。
![]()
如今安世的运营体系已深度融入中国市场生态。
统计显示,公司约八成的芯片封装与测试作业集中于东莞生产基地,年出货量突破500亿颗,占据全球封测产能七成份额。在氮化镓原材料方面,其供应链中有95%来自中国境内供应。
与此同时,欧洲主流车企对安世产品高度依赖,大众、宝马、沃尔沃等品牌的汽车电子架构中普遍采用该企业基础芯片,单辆高端车型所需关键部件数量甚至超过300颗。
![]()
9月下旬,美国商务部持续施加外交压力,荷兰政府随即改变立场。
先是援引“国家安全”条款,暂停中国籍董事长张学政的董事职权,将其所持股份移交第三方托管机构。
紧接着,荷兰经济事务部门下令冻结安世在全球范围内的30个法人实体,全面禁止任何资产转移或结构调整行为。
这种由政府直接插手民营企业日常经营的做法,在现代国际商业史上极为罕见。
![]()
面对外界质疑,荷兰首相斯霍夫辩称:“此举并非针对中国,纯粹是因为CEO管理失当。”
车企停产与部长力挺的反差
荷兰发布的“接管令”很快引发剧烈震荡,首当其冲的是德国汽车产业。
10月22日,德国《图片报》披露重大消息:大众汽车拟暂停沃尔夫斯堡主厂区生产任务,涉及高尔夫、途观等主力车型,这些车型合计贡献大众全球销量近三分之一。
![]()
据大众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尚无可行替代方案,若从其他供应商采购同类芯片,不仅需等待数月完成认证流程,还可能面临系统兼容性风险,难以填补短期缺口。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紧急发声:一旦供货问题无法缓解,德国整车制造业或将遭遇全面限产危机。
须知汽车产业支撑着德国大量就业和GDP增长,关联岗位达数百万之巨,而安世芯片断供无异于切断德国经济的主动脉。
![]()
然而就在本国车企陷入困境之际,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却公开支持荷兰行动,称之为“理性选择”。
业内分析指出,这一表态折射出欧盟成员国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被动处境——为迎合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战略,不得不牺牲自身核心产业利益。
![]()
中方反制
荷兰单方面举措未能达成目的,反而激起中国精准有力的应对措施。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宣布对安世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实施特定芯片组件出口管制。
这项政策立竿见影,原因在于安世全球生产布局早已与中国深度绑定:欧洲晶圆厂生产的半成品必须运往东莞进行封装测试才能交付客户,而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备用产能总和不足东莞工厂的三成。
![]()
更令欧洲担忧的是,中国同步强化稀土出口监管。
作为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稀土直接影响ASML光刻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目前荷兰相关企业的库存仅能维持八周运转。
这意味着一旦争端升级,不仅安世业务受创,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链都将面临系统性冲击。
![]()
针对荷兰总部散布的“中国工厂产品质量波动”言论,安世中国迅速作出回应。
在其发布的中英文双语《致客户函》中明确强调,东莞基地所有产品均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良品率稳居行业前列,并已通过大众、宝马等多家国际车企严格审核认证。
为彻底摆脱欧洲总部控制,安世中国推进三项关键变革:全面启用人民币结算体系,弃用SWIFT国际支付通道转而接入CIPS跨境支付系统,同时将原有ERP管理系统替换为国产自主可控平台,实现了运营管理层面的“去欧洲化”转型。
![]()
不到两周时间,局势发生根本性逆转。
国内供应链保持高效运转,而欧洲整车厂则深陷“芯片荒”泥潭。
欧洲汽车制造商联合会发出红色预警:若当前僵局无法破解,区域汽车生产或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中断。
![]()
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
舒尔茨口中所谓的“明智决策”,在现实面前正逐渐失去说服力。
荷兰此次干预不仅违背自由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更暴露出欧盟在规则执行上的双重标准——平日高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安世事件中却凭借模糊不清的“安全理由”,强行剥夺中资企业的合法经营权利。
荷兰曾依靠ASML、安世等高科技企业构建全球产业链优势地位,如今却亲手破坏来之不易的供应链稳定。
![]()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安世风波爆发后,飞利浦、ASML等荷兰龙头企业市值合计缩水逾120亿欧元。
有海外网友在论坛上讽刺道:“荷兰妄图复制美国霸权逻辑,却忘了自己只是个中等规模国家,最终只会拖垮整个欧洲经济。”
全球化不是任人开关的电灯,供应链也不是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契约精神更不应成为选择性遵守的空洞口号。
![]()
德国经济部长嘴上的“支持表态”,或许能在短期内赢得西方盟友赞许,但沃尔夫斯堡工厂停产的事实不会因此改变。
荷兰政府动用行政权力强行“接管”,也许可换来一时的政治红利,却难以挽回合作伙伴的信任与市场的长期信心。
在这个高度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唯有合作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
任何企图以政治手段凌驾市场规律之上、用阵营对立取代务实协作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一旦供应链断裂,受影响的不仅是企业生产节奏、员工就业岗位,还有品牌信誉与市场地位,最终受损的绝非他人,而是行动者自身。
![]()
参考信源
搜狐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