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种植牙,咬碎了多少牙科诊所的财富梦?
7月30日,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市场,曾被誉为“牙科界苹果”的艾利科技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暴跌37%,创下五年新低。
![]()
相比2021年8月创下的737.4美元历史高点,这家隐形牙套巨头市值蒸发超过4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牙科行业同样寒风凛冽,今年以来多地出现口腔诊所突然关门、“跑路”的情况。
曾经垄断全球80%市场的艾利科技,如今隐适美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跌破60%,在北美、欧洲、亚洲三大核心市场全面告急。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隐适美收入同比下降3.3%,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
艾利科技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全球消费医疗赛道整体降温的缩影。从口腔、医美、眼科到二类疫苗等领域,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明明曾经风光,如今为何却是冲击整个行业?
要理解当前牙科诊所的关闭潮,实际必须从种植牙集采政策说起。2023年是种植牙集采元年,种植牙价格大幅下降。种植牙服务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5%。价格调控、带量采购和牙冠限价组合拳,彻底改变了口腔行业的盈利模式。
![]()
曾经,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的时代彻底结束了。高端种植体的代表瑞士产品士卓曼,从原来在民营医院种植体费用过万,集采后降至5500-6000元的水平。
但对患者而言,这无疑是重大利好。好比曾经种植牙治疗方案要1.2万元,如今只要7000多元。
另外对牙科诊所来说,价格透明化意味着传统高毛利时代的结束。
![]()
而在国内,牙科行业的淘汰赛同样惨烈。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宣告停业的口腔机构已超过230家,其中不乏成立超过十年的区域连锁品牌。
要清楚隐形正畸虽被定义为医疗行为,但其本质仍是高客单价、非刚需的消费品。在经济繁荣期,人们愿意为“变美”买单;在经济下行期,它往往成为预算清单上优先被删减的项目。
但集采政策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2025年,正畸集采在全国多地执行,价格降幅达30%-50%。国产隐形牙套价格从3万-4.5万元降至1.8万-2.8万元,隐适美虽降价有限,但仍下探至3万-4.5万元区间。
![]()
价格的透明化挤掉了行业泡沫,也断了那些靠信息不透明赚钱的诊所的财路。
与此同时,牙科诊所的运营成本却在持续攀升。民营口腔机构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85%,其中设备融资租赁占比高达42%。
当高端口腔医疗还在为某进口牙椅支付每月8万元的租金时,公立医院的同类设备采购价已因集采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
牙科诊所突然闭店引发的不仅是消费纠纷,更是严重的健康危机。
更严重的是,诊所“跑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也随之消失,这让后续治疗雪上加霜。
当资本热潮退去,行业正在回归其医疗与消费结合的本质,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建立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
例如3D打印技术可定制个性化种植体和隐形矫治器,实现“当日取模、当日交付”的快速修复流程;AI影像识别技术能早期发现龋齿、牙周病等隐患。
与此同时,政策引导也在优化行业生态。国家政策通过扩大医保范围、规范耗材采购和强化资质审核,推动口腔医疗服务的普惠化和标准化。
好比种植牙、基础补牙等项目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
老话说“牙疼不是病”,但如今牙科行业的“病”却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当暴利终结,如何提供真正有价值、有品质的口腔医疗服务,才是这个行业能否走出寒冬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