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州闽侯县祥谦镇周边地区
流传着一个“传说”——
在闽侯县人民医院祥谦分院骨科
用树皮就能治好骨折!
这被周边群众亲切地称作“树皮疗法”的技艺
正是中医小夹板固定术
而用杉树皮制作小夹板
在该院已传承六十多年

三岁娃骨折陷困境
在骨科诊室靠窗的桌上,记者看到了堆叠的杉树皮,闽侯县人民医院祥谦分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凡正在桌前削着一会要使用的一块树皮。
![]()
![]()
“好端端一个中医专家,愣是把自己逼成‘木工’。”陈凡笑着说,抽屉里的木工工具已经陪伴了他二十多年,操作熟练如肌肉记忆。
在陈凡看来,杉树皮比石膏、固定尺寸的商品夹板治疗效果更好:透气不捂红疹,有韧性能软硬兼施,早期可动静结合,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接诊时,他会针对患者的年龄、体型、骨折部位来调整夹板尺寸,例如儿童夹板比较小巧轻薄,成年患者的夹板则要适度加宽加长,增加受力面积。
不久前,林女士3岁的女儿右肱骨髁上骨折,当地医院为孩子打了石膏复位。20天后复查,却被告知孩子骨折对位不良,建议转大医院手术。
经人推荐,林女士找到陈凡。影像显示孩子断端明显尺偏,若拖延治疗恐致肘内翻畸形。陈凡先用手法调整错位断端,再取预处理的杉树皮,按孩子手臂尺寸剪裁打磨,于伸直位进行矫正固定。
![]()
一周后复诊,孩子尺偏畸形显著改善,断端已长新骨痂,如今已痊愈,手臂活动如常。
![]()
陈凡解释,杉树皮夹板可避免多关节固定,能让患者适度活动,提早做功能锻炼,对高龄患者和儿童更友好,也能减少创伤与费用。
每次接诊,陈凡都会反复与患者交流,消解其顾虑。这背后是医院六十余年坚守该技艺积累的信赖度与知名度,成了患者愿意托付的底气。
六十年传承老手艺
这门技艺的传承,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凡主任的师父林善流,是该院骨科的创始人,师从闽侯昙石村正骨世家的第三代传人黄至辉。
1999年,刚大学毕业的陈凡便追随师父,从辨认杉树皮的材质、学习裁剪制作小夹板开始,一步步钻研如今已列为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闽侯黄氏骨伤疗法。
如今,科室的年轻医生也在学习这门技艺,团队还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法,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医学,减轻患者痛感,提升治疗舒适度,缩短疗程等,致力于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多年来,这门致力于让患者“少受苦、少花钱、快康复”的技艺,有效弥补了纯西医手术中可能出现的“过度检查、小病大治”等不足,凭借确切的疗效,吸引了来自罗源、连江、长乐、福清等福州周边县市的众多患者。
陈凡以临床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算了一笔账,以小夹板固定术为核心的中西医保守治疗费用,较手术治疗(医保报销后)能为患者节约2000-3000元治疗费用,同时避免了再次住院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及相关费用,术后融入针灸艾炙等中医传统方法,减少抗生素和镇痛药物使用,既促进患者康复,也降低医疗支出。
![]()
![]()
如今,杉树皮原料虽因杉木用量减少变得紧俏,仅靠固定供应商维持供应,但团队守护传承的决心从未动摇。陈凡希望,这门“老手艺”能继续守护百姓健康,在新时代焕发更多活力。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朱晓洁
编辑:菲菲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