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漫行:在山海与笔墨间读懂温州
![]()
温州于我,是一场藏在楠溪江波与雁荡云岚间的时空邂逅。这座被瓯江滋养、被群山环抱的城市,既有雁荡山的鬼斧神工,又有苍坡古村的耕读余韵,更有江心屿的千年诗魂与泰顺廊桥的岁月温情。七日的漫游中,我追着晨雾入山,踏着夕阳渡江,那些岩峰上的光影、古村里的苔痕、廊桥下的水声,都成了刻在记忆里的鲜活片段。
雁荡山:光影雕刻的山石史诗
![]()
清晨六点的雁荡山灵峰景区,还浸在青灰色的晨雾里,我已站在凝碧潭边的果盒桥旁。没有白日的人潮,只有几位樵夫背着竹篓走过石板路,脚步声与潭水的叮咚声交织,远处的合掌峰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对相拥的恋人藏在轻纱之后。这片被称为 “海上名山、寰中绝胜” 的山峦,藏着大自然最精妙的光影魔术,一日之内,朝暮之间,山石皆能变幻出不同模样。
![]()
沿着步道往上走,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岩壁上,合掌峰的轮廓愈发清晰。峰下的灵峰古洞透着清凉,洞口的茶摊刚支起炉灶,摊主是位本地大叔,递来一杯温热的古洞咖啡:“尝尝这个,在山洞里喝才够味。” 咖啡的醇厚与山间的清冽气息奇妙融合,他指着合掌峰笑道:“这山白天是佛掌,晚上就变成夫妻,比戏文还热闹。” 登上东西瑶台远眺,群山如黛,凝碧潭像一块碎玉嵌在谷底,云雾在山谷间流转,每一座山峰都似藏着秘密。
![]()
正午的阳光最烈时,我赶到了灵岩景区。天柱峰与展旗峰如两位巨人对峙而立,中间的空地上早已坐满了等待 “灵峰飞渡” 的观众。随着一声哨响,只见一位表演者身系绳索从展旗峰顶端跃出,在 260 米高的悬崖间凌空横渡,时而如猿猴攀援,时而舒展身体做 “展翅” 动作,脚下的深谷与头顶的蓝天构成惊心动魄的背景。“这是以前药农采石斛的功夫,现在成了绝活。” 旁边的老人轻声说道,话音未落,表演者已顺着绳索飞速下滑,引得人群阵阵惊呼。表演结束后往卧龙谷去,小龙湫的瀑布从崖顶倾泻而下,水花溅在青石上,折射出细碎的彩虹。
![]()
傍晚时分的方洞景区,视野格外开阔。乘缆车登顶时,脚下的山峦已被夕阳染成橙红色,“天空之桥” 悬在云雾之间,走在透明的桥面,仿佛踏云而行。找一处云端拾光点坐下,点杯咖啡慢慢啜饮,看远处的山峦渐次暗下去,山风带着松针的清香掠过脸颊。同行的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等待暮色,他说:“雁荡的美不在定格的画面,而在光影流动的瞬间。”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卧云栈道的护栏,远处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暮色中划出优美弧线,山水与工业景观竟在此刻达成奇妙的和谐。
![]()
入夜的灵峰才真正揭开神秘面纱。随着天色渐暗,山间的灯光次第亮起,合掌峰在光影中化作亲密相依的 “夫妻峰”,不远处的山峰则成了 “雄鹰敛翅”,转角处的岩石又似 “犀牛望月”。新上线的沉浸式演出正在进行,NPC 身着古装缓缓走过山道,伴着悠扬的琴声讲述山石间的传说,光影在岩壁上流转,仿佛群山都在静静诉说千年故事。走在下山的路上,偶尔传来夜鸟的啼鸣,回望那些在夜色中变幻的山峰,忽然明白雁荡山的魅力 —— 不是静止的奇石,而是光影与传说共同织就的活态史诗。
苍坡古村:耕读人家的笔墨春秋
![]()
午后两点的苍坡古村,阳光透过古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站在南宋年间的苍坡溪门前,望着这座以 “文房四宝” 布局的古村。全木结构的溪门没有用一枚钉子,六层斗拱层层叠叠,重檐悬山式的屋顶透着古朴端庄,门旁的两棵古柏已八百多岁,枝桠遒劲,像两位守护村落的老者。这片藏在楠溪江畔的古村,将耕读文化刻进了每一寸土地,历经千年风雨仍保留着南宋风情。
![]()
穿过溪门,便是笔直的笔街,青石板路从村头延伸至村尾,如一支毛笔直指村后的笔架山。街旁的民居皆是黛瓦白墙,墙缝里钻出的杂草与窗棂上的雕花相映成趣,几位老人坐在门槛上择菜,竹篮里的毛豆泛着青亮的光泽。“我们村连布局都是学问,” 一位阿婆笑着指点,“前面的墨池是砚台,笔街是笔,平坦的村街是纸,笔架山是案头的笔架。” 走到墨池边,池水碧绿,倒映着岸边的古树与民居,池中的睡莲静静绽放,偶尔有蜻蜓点过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
水月堂的木门虚掩着,推门而入,庭院里的桂树正散发着淡香。这座初建于北宋的建筑,是李霞溪为纪念兄长李锦溪而建,堂内的木柱上刻着 “兄弟情深” 的楹联,阳光透过花窗洒在陈旧的木椅上,仿佛还能看见古人在此品茗闲谈的身影。不远处的李氏宗祠里,几位村民正整理着族谱,泛黄的纸页上写满了历代族人的名字,梁上的匾额 “耕读传家” 四个字虽已褪色,却依旧透着庄严。祠堂外的晒谷场上,晒着刚收获的稻谷,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与古村的文人气息形成奇妙的平衡。
![]()
傍晚的古村渐渐安静下来,夕阳为笔架山镀上金边,墨池里的倒影变成了暖红色。坐在村口的石凳上,看村民牵着牛归来,牛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 “哒哒” 声,与远处楠溪江的涛声相和。一位老人在自家院坝里晒柿子,通红的柿子串在屋檐下挂成一排,与白墙黛瓦构成一幅生动的民俗画。此刻忽然明白,苍坡古村的魅力不在于完好的古迹,而在于耕读文化在时光里的自然延续 —— 笔墨藏于山水,书香融于烟火,这便是最动人的瓯越风情。
楠溪江:碧水丹山的慢时光
![]()
正午十一点的楠溪江狮子岩,阳光正烈,我站在江边的滩林里,望着这片被称为 “中国山水诗摇篮” 的水域。碧绿的江水绕着两座象形的岩峰流淌,形似狮子戏球,故而得名狮子岩。江面上散落着几叶竹筏,筏工戴着斗笠,握着竹篙轻轻一点,竹筏便顺着水流缓缓漂去,激起细碎的波纹。
![]()
乘上竹筏往江中游去,江风渐渐凉爽起来,带着江水的清冽气息。筏工是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一边撑筏一边讲述楠溪江的故事:“这江水干净得很,以前我们都直接喝,夏天泡在水里能待上一下午。” 江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下的鹅卵石与游动的小鱼,两岸的滩林郁郁葱葱,樟树枝叶垂到水面,偶尔有白鹭从林间飞出,翅膀划破平静的江面。路过一处浅滩,几位孩童正在水中摸螺蛳,笑声顺着江水漂远,与筏工的山歌形成温柔的和声。
![]()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苍坡溪口,这里的古桥横跨江面,青石板桥面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桥旁的古树垂下长长的气根,像天然的帘幕,几位村民坐在树荫下歇脚,分享着带来的杨梅。“这是本地的东魁杨梅,甜得很。” 一位阿婆递来几颗,咬下去汁水四溢,甜味中带着一丝果酸,是夏天最清新的滋味。沿着溪边的步道往前走,能看见依山而建的古村落,黛瓦白墙藏在绿树之中,炊烟袅袅升起,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
傍晚的楠溪江格外温柔,夕阳为江面镀上一层金箔,狮子岩的影子在水中晃动。往岸边走去时,遇见几位写生的学生,他们支着画板,试图捕捉这转瞬即逝的光影。滩林里的萤火虫渐渐亮起,像散落的星星,与江面上的渔火相映成趣。筏工们已经收工,坐在江边的石凳上喝酒聊天,酒瓶碰撞的声响与江水的涛声混在一起,格外惬意。
![]()
住在江边的民宿里,夜里能听见江水的流动声。清晨天未亮便起身,看见江面上飘着薄薄的晨雾,竹筏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仙境中的一叶扁舟。几位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等待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晨雾照在江面上,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雾气渐渐散去,两岸的山峦与古村露出真容。这一刻突然明白,楠溪江的美不在于惊鸿一瞥的奇观,而在于那份深入骨髓的慢 —— 江水慢慢流,时光慢慢走,在山水之间,人也变得从容起来。
泰顺廊桥:深山里的木构传奇
![]()
清晨八点的泰顺北涧桥,晨雾还未散尽,我已站在这座被称为 “廊桥之王” 的木构建筑前。整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全靠木榫衔接,红色的廊柱与黛色的瓦顶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桥旁的两棵千年古树像守护神般矗立,枝叶繁茂如伞。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几位村民正蹲在溪边洗衣,木槌捶打衣物的声音与水流声交织,充满了生活气息。
![]()
走进廊桥,凉意瞬间袭来,与桥外的暖阳形成鲜明对比。廊柱上的楹联已有些褪色,“虹腰映水千秋画,雁齿凌空百代诗” 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桥面上铺着厚实的木板,被行人磨得温润发亮,中间的位置微微凹陷,记录着百年的足迹。几位老人坐在桥中的长椅上歇脚,手里摇着蒲扇,轻声用方言交谈,偶尔有孩童跑过,脚步声在廊柱间回响。
![]()
沿着溪边的步道往前走,不远处的溪东桥与北涧桥隔溪相望,两座廊桥造型相似,却各有韵味。溪东桥旁的临水殿里,几位妇女正准备祭祀用品,香气袅袅升起,与桥旁的桂花香混在一起。一位当地老人告诉我,泰顺的廊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村民聚会、避雨、祈福的场所,“以前赶圩路过,在这里歇脚喝茶,雨天躲雨,热天乘凉,比家里还热闹。”
![]()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廊桥,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桥外的稻田泛着金黄,几位农夫正弯腰收割,远处的群山如黛,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坐在廊桥的长椅上,看阳光慢慢移动,听村民讲述廊桥的故事:“这桥修过好几次,都是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大家都把它当自家孩子一样护着。” 一位木匠正在桥边修补护栏,手里的刨子飞快地运作,木屑纷飞,散发出木头的清香。
![]()
傍晚的廊桥被夕阳染成橙红色,溪水的颜色也渐渐变深。往回走时,看见几位摄影爱好者正举着相机拍照,试图捕捉廊桥与夕阳的完美同框。桥旁的小卖部亮起了灯,老板娘正煮着当地的红薯粉,香气漫过廊桥,引得路人驻足。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廊桥的瓦顶,远处的山村升起了炊烟,这一刻忽然明白,泰顺廊桥的魅力不仅在于精妙的木构技艺,更在于它与村民生活的紧密相连 —— 它是交通的纽带,是生活的舞台,更是岁月的见证,在深山里静静诉说着瓯越大地的木构传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