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这个十五五规划刚一出炉,就搅动了全球科技圈,尤其是航天这块。2025年10月20日到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开完会,审议通过了这个从2026年到2030年的发展蓝图。重点抓高质量发展,特别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把航空航天列为新兴产业之一,要大力扶持。规划里提到的新能源、新材料、量子计算、生物制造这些领域,都得加速推进。
![]()
航空航天这部分,虽然没细到每个项目的具体日期,但从整体看,中国想在这些关键技术上占先机。过去几年,中国航天步子迈得稳,2020年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样本,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2022年空间站核心舱上天,2023年全面运转。这些积累让规划更有底气,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建月球科研站。全会公报24日一发,国际上就炸锅了,大家都觉得中国这节奏太稳当了,不慌不忙地往前推。
![]()
美国那边反应快得像打了鸡血。就在全会开的同一天,10月20日,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媒体会上直接放话,说美国得在月球探索上保持优势,不能让中国在2030年前的载人登月目标抢了风头。他强调Artemis计划得马上优化,确保2027年完成首次载人登月。这话一出,等于承认中国规划给他们添了堵。
Artemis计划从2019年启动,本来目标2024年登月,但因为预算超支和疫情,一推再推。Artemis一号2022年无人绕月测试过了,二号载人绕月从2025年延到2026年4月,三号登月从2025年拖到2027年。达菲说,延误主因是供应链问题和测试失败,比如2024年火箭组装时推进系统出故障。国会内部也开始议论,部分人要加预算加速部件研制。达菲这番表态,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美国把月球当成未来资源要地,不想落后。
![]()
达菲点名SpaceX,说得加快星舰进度,因为星舰是Artemis三号的月球着陆器。SpaceX 2021年拿了29亿美元合同,负责可重复使用着陆系统,但测试中爆炸和轨道问题频出。2023年起飞了好几次,2024年一次发射推进器没分离干净。达菲建议,如果SpaceX跟不上,就重开竞标,让蓝源公司或其他供应商上。
蓝源从没把有效载荷送上轨道,达菲这决定等于给SpaceX施压。埃隆·马斯克没忍住,在X平台上怼回去,叫达菲“傻瓜”,说这么急会忽略安全风险。马斯克强调,星舰迭代需要时间,燃料补给和月球对接还卡着。两人这争执,暴露了美国航天内部的毛病:政府要国家目标,企业看商业可持续。达菲继续代理局长,推动Artemis调整,SpaceX则专注商业发射。
![]()
其他国家登月进度也不顺。日本SLIM任务2024年软着陆月球,但载人计划推到2030年后。欧洲航天局的月球村因成员国预算吵架,卡在规划阶段。印度2023年着陆月球南极,但载人时间表还没影。美国这么急,根子在1969年阿波罗11号那次,帮美国在冷战中立威,支撑了硅谷和美元地位。现在中国按步推进,美国制造业供应链依赖海外,稀土材料还得靠外面,难度不小。中国规划融入可持续元素,月球站用原位资源造建材,省地球运输。美国想复制老辉煌,但工业底子今非昔比。
![]()
美国视登月为维持影响力支柱,一旦中国先登,全球看法会变。达菲10月20日后接受访谈,重申美国有能力2027年搞定,但得各方配合。中国航天局25日补说明,强调规划连续性,从十四五探月到十五五载人,每步有数据撑腰。美国Artemis改来改去,2015年说登月,推到2025年,又延。中国规划一公布,美国决策层压力山大,达菲表态凝聚资源。
![]()
全球航天格局在变,中国稳步跑,美国急追。日本、欧洲、印度跟不上,中国成主角。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零部件供应成问题,加剧不确定。全会公报提加强国防科技融合,但没细说航天军用。美国媒体分析,中国节奏对比美国调整,可能改写格局。
![]()
这竞争本质是长远布局。中国不急于一时,美国急于面子。太空探索该合作共赢,中国开放月球基地,美国放傲慢,能携手。美国与其对抗,不如完善规划,夯实工业。人类目标星辰大海,不是赛道消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