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崔先生近日向媒体投诉称,他于9月中旬通过网约的方式打了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前往石家庄火车站,支付时发现原本11.9元的打车费变成了14.9元,多出的3元为燃油附加费。他查询此前的部分滴滴出行订单发现,都额外收取了燃油附加费,从0.5元到3元不等。
燃油附加费,是随着油价上涨向乘客收取的一种费用,目前主要在民航业和出租车行业实施,其目的是反映油价变化,减轻运营方压力。顾名思义,加收燃油附加费只适合燃油机动车。然而,上述消费者通过网约乘坐的是新能源出租车,却被收取3元燃油附加费,这种“名不副实”的收费十分荒唐。
无独有偶。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佳木斯乘坐新能源车,也被收取1元燃油附加费。虽说“1元”不多,但向乘坐新能源车的乘客收取燃油附加费,显然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道理上讲不通。当地交通部门回应称,目前没有最新文件下发,收费只能按照老文件执行。老文件已不合时宜,岂能继续执行?
众所周知,受私家车普及、网约车增多等因素冲击,巡游出租车如今处境不妙,其空驶率较高。虽然出租车“嫁接”网约车平台可降低空驶率,但若出租车司机乱收费,比如新能源出租车向乘客收取燃油附加费,不仅会被乘客用脚投票——恐怕不愿再坐这类网约车,而且损害行业形象让行业更艰难。
对此现象,要从三个角度去反思。其一,没有政策依据,部分新能源出租车司机为何敢收取燃油附加费?据悉,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2022年发布的文件明确规定,此次加收燃料附加费不包含现运营的新能源纯电客运出租汽车。但新能源出租车司机却违规收费,不仅受利益驱动,也与监管漏洞有关系。
其二,新能源出租车司机乱收燃油附加费,网约车平台为何未发现未处罚?新能源出租车既然在网约车平台上成功注册,平台对其运营收费就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但崔先生原本11.9元的打车费,变成了14.9元,这种价格变化平台为何没有觉察?是收费管理体系失灵还是新能源车注册时未加标注?
其三,地方行业监管岂能变成“摆设”?政策中明确“加收燃料附加费不包含现运营的新能源纯电客运出租汽车”,这是应有之义,也是监管第一步。尽管石家庄新能源出租车也以网约方式运营,通过网上收燃油附加费,但这种收费明显不符合政策规定,作为监管部门不能让这种乱收费成监管漏洞。
如今,崔先生投诉后,平台已从司机收入中扣除违规收取的3元退还给乘客,并按照相关规则对司机进行处罚。对此处理结果,崔先生并不满意。石家庄交通运输局表示,在与平台出行协调后,平台同意补偿消费者三张15元出租车优惠券。但崔先生要求“退一赔三”。相关方还可以通过法院来解决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平台应当通过完善注册系统和收费系统,杜绝这种荒唐的乱收费。因为在各大社交平台,不少乘客曾投诉滴滴司机违规收取燃油附加费的现象。作为行业监管部门,不妨及时约谈平台,督促平台整治司机乱收费,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总之,决不能让这种无法服众的乱收费行为横行。
另外,佳木斯等地新能源出租车收取燃油附加费现象也亟待整治,不管是政策滞后所致还是司机个人行为,都应该采取相应改革和治理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