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现在不少人喜欢通过走路刷步数来运动。刷步数运动适合哪些人?又有哪些注意事项?10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李庭介绍,走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式,但强行追求步数,可能会增加损伤风险。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李庭介绍,走路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但“日行万步或者几万步”这种说法不适合作为所有人的目标。因为单纯的步数只是一个“量”,没法体现“质”。不同的走路速度、走路方式,起到的锻炼效果和对于心肺的锻炼效率是不一样的,强行追求多高的步数,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过度运动,反而增加了损伤风险。
![]()
发布会现场(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怎么量化确定步行的目标?他建议,从基础的步数开始,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活动后的反应,循序渐进地调整。如果平时运动量本来就很少,建议先从每天3000-5000步开始。身体适应之后,每一周或者每两周循序渐进地增加,比如每一周、每两周增加500-1000步。同时,不能光看数字,要注重步行的质量,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一万步,跟快走到心率加快的一万步的健身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李庭解释,快走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率要高得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标准就是运动时能说话,但是不能唱歌,自己感觉心率会有加快、身体微微出汗、呼吸有加深。另外尤其要强调,对于有关节炎风险或者已经有关节炎的人,走路锻炼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够强化肌肉,控制体重,但是不适当的锻炼走路会损伤关节,所以建议一定要注意:首先要优先选择塑胶跑道、草地或者平坦的土路行走,避免在坚硬的水泥地、石板地上长时间行走;其次是上下坡、上下楼梯对膝盖压力比较大,要酌情减少;此外要选择好鞋,要有良好的缓冲支撑和防滑功能比较好的鞋子。如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出现关节的疼痛,尤其是剧痛、肿胀,还有卡住的感觉,必须要立即休息,如果持续不缓解,还要及时去医院。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