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上个月西贝的舆情风波,与其说是一次偶然的公关失误,不如说是很多企业在品牌运营中潜藏问题的集中爆发。
西贝老板本想凭着着公众对自己的喜爱,通过舆论战来让罗永浩低头,但没想到结果是自己输得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还是“西贝文学”的塌房,更是传统企业老板的自我感动。
那西贝文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经营方式?罗永浩又为何在舆论场上稳赢呢?
![]()
西贝文学翻车
所谓的西贝文学,其实就是西贝自己编造的故事,来自我感动自我麻痹。
尤其是西贝那些让人“无力吐槽”的文案,比如“七岁毛毛哭着要吃西贝”“客人与西贝同生死”“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给我一套房”。
这些文案本质上犯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违背了真实原则,二是混淆了内宣与外宣的边界。
公关传播的核心是建立信任,而信任的基石必然是真实。
哪怕是真实发生的小事,只要贴合大众认知,也能引发共鸣;但凭空捏造或过度夸张的故事,只会让人觉得虚假又尴尬。
![]()
西贝这些脱离常识的“文学创作”,不仅没能打动公众,反而因为漏洞百出的情节引发反感,这正是对“真实感”的彻底漠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自嗨式文案”背后的内宣外宣错位,其实是很多企业的通病。
不少企业的官方账号平时缺乏明确的传播定位,日常运营更像是“内部黑板报”,习惯性发布吹捧品牌、迎合管理层的内容。
基层运营按流程办事,管理层爱看“正能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说自话”的传播惯性。
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这种内容或许只是无人问津;但到了舆情敏感期,这些“内刊式文案”被推向公众,就成了引发争议的导火索。
![]()
公关不是企业的“自我感动”,而是与公众的“真诚对话”。
内宣可以用来凝聚员工士气,比如表彰优秀员工、分享门店真实的成长故事,但外宣必须站在公众视角,传递真实、可信、有温度的信息。
那些连自己都不信的“煽情故事”,与其说是做给消费者看,不如说是管理层的“精神按摩”。
公众不是傻子,当企业把公关当成自嗨的工具,最终只会被市场狠狠教育,毕竟没人愿意为虚假的情怀买单。
![]()
粉丝经济陷阱
西贝之所以执着于炮制这类离谱故事,核心逻辑是对“核心客户”的极端重视。
在商业规律中,核心客户确实贡献了大部分营业额,围绕核心客户做品牌维护本无可厚非。
但西贝错就错在,把“核心客户”和“铁粉”画了等号,甚至把普通消费者强行塑造成“无脑追捧”的粉丝。
这里必须理清一个关键认知:核心客户是“理性选择者”,而铁粉是“情感绑定者”。
核心客户选择西贝,可能是因为口味、服务或便利性,本质上是基于产品价值的理性决策;而铁粉则是在产品认同之外,额外添加了情感偏好,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
但很多企业却陷入了一个误区:把复购率等同于忠诚度,把消费者的“无奈选择”当成“死心塌地”。
于是他们在营销中刻意刻画“粉丝式消费者”,仿佛只要反复强调“有人离不开我们”,就能证明品牌的强大。
可即便是真正的铁粉,其核心身份依然是消费者,预制菜再怎么辩解依旧是预制菜。
当品牌的行为背叛了他们的基本认知,所谓的“忠诚度”会在瞬间崩塌。
而且互联网早已是“情绪传导场”,大众虽然可能不是核心客户,不直接贡献营业额,但他们的情绪共鸣足以形成舆论浪潮,进而影响核心客户的选择。
![]()
就像始祖鸟在青藏高原放烟花的争议,即便其核心客户是户外爱好者,也架不住大众对“破坏环境”的反感,最终损害品牌形象。
粉丝经济的本质是“双向奔赴”,而不是企业单方面的“自我捆绑”。
企业可以追求粉丝认同,但不能强迫消费者成为粉丝,更不能因为重视核心客户就无视大众感受。
当企业把“客户忠诚度”简化为“无条件追捧”,其实已经脱离了市场本质,消费者永远有选择权,而大众舆论永远是品牌的“试金石”。
![]()
真诚与实在
西贝舆情的核心启示,在于让我们重新理解“风险管理”这四个字。
在今天的媒介环境下,风险管理早已不是简单的危机公关,而是要在日常运营中平衡“粉丝维护”与“大众感知”,避免陷入“封闭化决策”。
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出现离谱的公关操作,本质上是内部少数人“想当然”的结果——被权力结构和固有认知裹挟,既不了解大众需求,也没真正读懂核心客户,最终做出违背市场规律的决策。
要破解这个困局,首先要回归“真实”底线。
故事库储备不是积累“吹捧素材”,而是沉淀真实发生的、能引发共鸣的真人真事。
这些真实的片段,远比编造的“感人故事”更有力量。
![]()
就像预制菜争议,与其回避问题,不如坦诚告知消费者产品情况,用透明化建立信任;强行辩解或模糊概念,只会加剧公众的反感。
其次要理清“核心客户”与“大众”的关系,粉丝经济可以做,但不能“唯粉丝论”。
企业既要维护核心客户的情感认同,更要尊重大众的基本认知,品牌的长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公众口碑。
在情绪消费占比越来越高的今天,消费者的选择往往受情绪影响,而大众情绪的积累,往往源于企业对细节的忽视。
与其花心思编造“同生死”的虚假故事,不如把精力放在产品品质和服务升级上,这才是留住核心客户、赢得大众认可的根本。
![]()
结语
企业可以有品牌情怀,但情怀必须建立在实在的产品和服务之上;可以追求粉丝认同,但不能用粉丝绑架大众。
公关不是“搞定舆论”,而是“真诚沟通”,当企业用真实说话、用品质立足,才能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站稳脚跟。
在品牌营销越来越内卷的今天,企业最该守住的底线,是对公众的敬畏和对真实的坚守。
公关从来不是“讲故事”的艺术,而是你对消费者真诚,市场就会对你温柔;你对公众敷衍,舆论就会对你苛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