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会有4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了才发现

0
分享至



王叔叔今年52岁,是一位工厂里辛勤劳作了半辈子的电工。最近几个月,他总觉得“上厕所”有些“不对劲”:有时大便变得细如小指,有时就算上完,纸还是反复擦不干净,更令人焦虑的是,偶尔还能看到大便里隐隐带点暗红。

家里人劝他体检,他却总觉得自己只是“吃坏了肚子”或是“年纪大了消化慢”。直到有一天,早晨的排便后腹部隐隐抽疼,王叔叔心里终于犯起嘀咕:难道是肠胃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



其实,像王叔叔这样忽视肠道信号的中年朋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30岁以上人群肠息肉检出率逐年提升,部分城市体检中心一年内息肉检出率高达23.6%。许多人直到息肉增大、甚至演变为肠癌才被发现,实在令人惋惜。肠道息肉早期通常“沉默寡言”,但如厕时我们身体会悄悄给出4个警告。只要细心观察并及时筛查,许多隐患其实能在萌芽阶段轻松消除。你是否也忽略过这些“隐秘信号”?下面就带你破解肠道的健康密码,别等到中晚期才追悔莫及。

息肉,简而言之,就是肠道黏膜异常增生出来的“小肉揪揪”。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其中约有10%-30%的腺瘤性息肉,长年累月可悄然演化成恶性肿瘤。尤其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性息肉,其癌变风险可高达30%。早期息肉就像水管内的一小块结垢,平时难察觉,只有当它逐渐长大、堵塞通道或刺激黏膜时,才会引起身体的各种“小毛病”。



现代医学认为,以下3类人群息肉发生率更高,需要格外留心: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人群:长期外卖、缺乏蔬菜水果的人,肠道“清洁工”不足,致癌物在肠道停留更久。据统计,每周外卖次数超5次的人,息肉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1.8倍。

久坐缺乏运动族:每天静坐超过6小时的人,肠蠕动减慢,息肉风险增加40%。

家族有肠道肿瘤史:父母、兄弟姐妹有肠癌史者,建议筛查年龄至少提前10年。

排便习惯和便便性状,是监测肠道健康最直接的窗口。以下4种情况千万不能大意:



便形变细、“铅笔状”大便

健康的大便应呈现“香蕉型”,粗细适中。如果近期发现大便变细,甚至如同铅笔条,这很可能是息肉或肿瘤占据肠腔,导致“通道变窄”。尤其要警惕之前正常,近来频繁变细的情况,说明堵塞性病变在进展。

反复出现“擦不净”的黏液便

正常便便偶有少量黏液很常见,但如发现每次都有蛋清般的黏液附着、量大且总擦不尽,很有可能是肠道黏膜反复受刺激、炎性分泌物渗出。息肉表面发炎、分泌物增多时,便会引起类似现象。

不明原因“暗红便血”

与痔疮便血(鲜红、滴在便后表面)不同,息肉导致的出血常为暗红色或颜色偏深,血液与粪便混杂。有时肉眼很难察觉,只通过便潜血化验才发现。若结合排便困难、消瘦、贫血等,警惕风险更高。

排便习惯突变或“总是拉不干净”

短时间内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忽干忽稀,“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总排不出来),排便后腹部仍不适。这是肠道壁受息肉刺激引起的功能紊乱。如果这种变化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尽快就医。

绝大部分肠息肉从毫无感觉的微小增生,历经长达3-10年的“缓慢进化”。早在0.3-0.5cm时,息肉基本没有症状;超过0.5cm后,部分会有腹胀、腹痛或便秘;而2cm以上的大息肉,甚至可引起反复便血、体重骤减、持续腹痛和贫血。多数患者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才被确诊,此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部分甚至恶变为肠癌。

关注排便信号的同时,科学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守护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充足

保证每日摄入25g以上膳食纤维(如1碗燕麦+2个苹果+300g绿叶蔬菜),有助于吸附并“带走”肠道内的致癌物,预防息肉。

主动筛查,及时干预

普通人建议40岁做首次肠镜筛查,结果正常可5-10年复查一次。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应30岁起筛查。肠镜检查虽稍显麻烦,但能早期发现并当场切除息肉,费用和风险远低于后期治疗。

适量运动,远离久坐

每周3次以上30分钟的快走、游泳或骑行,不仅加快肠道蠕动,还能显著降低便秘和息肉风险。



饮食烹饪方式要调整

少油炸、少烧烤,避免高温致癌物。多蒸、多煮,肉熟后无明焦黑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肠道刺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70后”副部任上落马,上周25人通报被查,3名中管干部同日被处分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70后”副部任上落马,上周25人通报被查,3名中管干部同日被处分

上观新闻
2025-11-03 11:19:08
江苏明确 : 可休5天以上,工资照发

江苏明确 : 可休5天以上,工资照发

现代快报
2025-11-03 09:14:10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霹雳炮
2025-11-01 21:05:52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15:31:49
东部再无全胜队!尼克斯送公牛首败 布伦森9000分里程碑吉迪三双

东部再无全胜队!尼克斯送公牛首败 布伦森9000分里程碑吉迪三双

醉卧浮生
2025-11-03 10:27:36
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内突发伤人事件,多方回应:发生于一楼大厅,嫌犯已被当场抓获

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内突发伤人事件,多方回应:发生于一楼大厅,嫌犯已被当场抓获

潇湘晨报
2025-11-03 11:29:11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知轩体育
2025-11-03 01:21:49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人事|多名省级党委常委密集履新

人事|多名省级党委常委密集履新

鲁中晨报
2025-11-03 09:43:25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新民晚报
2025-11-02 21:39:38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6:46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7:01:21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太震撼!泰州队夺冠请全城人免费喝奶茶,喜茶员工手都抡冒烟了…

太震撼!泰州队夺冠请全城人免费喝奶茶,喜茶员工手都抡冒烟了…

火山诗话
2025-11-03 11:10:44
莫兰特禁赛!灰熊6人上双仍输猛龙 巴恩斯19+12+8巴雷特27+6+6

莫兰特禁赛!灰熊6人上双仍输猛龙 巴恩斯19+12+8巴雷特27+6+6

醉卧浮生
2025-11-03 09:36:31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罗说NBA
2025-11-03 08:35:00
2025-11-03 12:15:00
正经的烧杯1
正经的烧杯1
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都应该做一次总结。
1262文章数 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