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发出了一篇被许多人称为“划时代”的评论文章,标题叫《特朗普的超级大国自杀行为》。
这家媒体历来被认为是美国建制派、精英阶层的发声渠道,它能用这样刺耳的标题去形容本国总统,可见美国内部的震荡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纽约时报》对特朗普的“指控”有无道理呢?
![]()
文章中的意思很直接,美国不是在被外部力量打败,而是在亲手拆毁自己赖以维持霸权的根基。
有意思的是,当这篇报道发布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刚刚加码对中国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对中国制造的压力一点没减,还要进一步扩大出口限制,甚至讨论到连含有美国软件的外国商品都要限制出口到中国。
这看上去像是一场贸易战的延伸,但事实上,美国的每一个强硬举动都在加速削弱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信任。
说白了,《纽约时报》是在指出这样一条逻辑:美国为了保持霸权而动用的手段,恰恰在侵蚀它作为“超级大国”的根基。
![]()
过去八十年,美国仰仗盟友体系、全球贸易规则和高科技优势维持主导地位,而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后,几乎在系统性地撕裂这些支柱。
对盟友加税、对伙伴发难、打击多边贸易,既没有恢复制造业,也没有削弱中国的韧性,反而让美国自己孤立了。
现在的局面颇像一场反噬,美国想通过高关税和产业脱钩实现“再工业化”,结果国内企业发现成本爆炸、通胀不止,国外供应链早就开始寻找别的市场。
根据《纽约时报》与多家媒体的分析,中国面对第二任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忍让,而是采取更主动的反制,包括暂停特定商品发货、稀土出口管制、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力度,这些动作都击中了美国产业链的软肋。
![]()
当美国的电子、制造、零售业普遍受到冲击时,特朗普依然强调“美国优先”,而国内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却愈演愈烈,这让不少美国经济专家都公开质疑这种政策是否在让国家自我封闭。
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就在发言中说,特朗普的关税做法是错误的,只会推高价格、降低效率。
从这个角度看,“自杀行为”这四个字并不是骂人,而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上的比喻:美国正在通过极端政策摧毁自己建立过的秩序,从金融规则到国际信任,全都出现裂痕。
在过去几十年,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从马歇尔计划,到北约体系、到WTO的自由贸易框架,本来是帮助美国稳坐规则制定者的宝座。
![]()
但这些制度在特朗普的治理下被不断瓦解,《纽约时报》的文章就直指这种“焚毁式政策”让美国不但失去盟友的信任,还把世界推入不确定的新阶段。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这一轮全球变局中显得更冷静、更务实。
今年10月下旬,中美在吉隆坡进行了经贸磋商,双方在一些关键领域达成初步共识,包括对等关税暂停、贸易扩展和禁毒合作等。
这说明,即便在高压氛围下,中国依然保持战略稳健,优先稳外贸、保供应链、促合作,这种姿态恰恰体现出大国自信的成熟。
其实有一说一,美国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让它“掉进陷阱”,而是它无法接受多极化世界的逻辑。
![]()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有了更多选择,美国却把这当成威胁。
于是它在外交上搞“去全球化”,在经济上搞“脱钩”,在科技上划“高墙”,可这种防守反而削弱了自身创新的活力。
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因为限制出口失去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则加速自主研发,这种结果对比,才是《纽约时报》所谓“自杀”的真实含义。
经济脱钩不仅影响贸易,还撕裂了美国内部利益。
特朗普宣称要让美国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是小企业生产成本大增,劳动力短缺难解,连农产品出口都受阻,日本甚至要替中国买美国大豆来平衡贸易,这样的“胜利”本身就带有悲剧色彩。
![]()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面对俄乌冲突和中东紧张,美国本应靠联盟体系调控局面,却因为政策反复、信任透支,让欧洲伙伴普遍观望。
有人说现在的美国像是二战后的“镜像”,当年是推动秩序的人,如今成了破坏秩序的人。
正因如此,《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才格外引人注目。
文章不只是批评特朗普本人,而是在提醒美国社会,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必须具备的不是强硬手段,而是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
从现实看,美国国内劳动力结构老化、财政赤字高企、科技投入转向军工化,这些都让原本可以支撑增长的要素变得僵化。
![]()
反观中国的布局,既有扩大内需的“双循环”,又有科技自立的产业政策,这些都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动作。
这些战略调整本质上是对不确定国际环境的主动应对,不再被动等待外界变化,中国努力让自己成为稳定的力量源。
而且美国的“自杀”不是外部导致的,而是内部政治撕裂的结果。
特朗普用极化的政策迎合选民,却牺牲了长期利益。
美国国内资本集团与中西部制造业群体的矛盾、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拉锯、自由贸易派与保护主义派的冲突,让整个系统陷入了内耗。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几乎失效,赤字增加、通胀压力居高,甚至影响全球投资信心。
鲁宾在会上所言,美国的债务轨迹已经不可持续,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由此看,美国所谓的“陷入中国圈套”更多是心理投射。
因为中国并没有设置所谓的陷阱,中国只是按自己的节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国际合作。
倒是美国自己因为焦虑做出错误判断,把正常的竞争当作生存威胁。
世界在变化,美国的唯一出路不是推墙,而是修复信任,如今《纽约时报》的警钟声已经响起,美国是否听得进去,就看美国自身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