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在观看香港影视剧时,偶尔能看到香港法官、律师头上顶着一块白色的,像“方便面”一样的东西,曾百思不得其解——戴上那玩意儿有什么用?
后来,才知道那玩意儿叫白色卷曲假发,江湖人称“司法假发”,因其酷似刚泡开的方便面造型,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法律界的方便面”或“正义牌泡面头”。
![]()
据说,这玩意儿还是老传统,始于十七世纪,用了300多年了。这东西起源于欧洲贵族圈,其实最初是一种遮秃防虱的“遮丑神器”,后被英国法律界直接抄了作业,打造成权威象征——法官戴大|波浪卷发显威严,律师戴小卷发显专业。
其实,这玩意儿在发源地的英国也早就不流行了。曾在2008年就规定,只有刑事案法官必须戴假发,其他场合随意,不再硬性要求。
但搞笑的是,现在唯有香港坚守这殖民传统,即使现在回归祖国了,仍是冥顽不化,坚守这一阵地,至今仍是全员佩戴,成为地球上最后的“方便面”堡垒。
![]()
值得一提的是,这玩意儿看着搞笑、实则无用,但其意义非凡,因为它造价不菲,更是因成色不同的显得身份不同。
据说,如果是真马毛制作的定制款,售价高得吓人,高达1500英镑,合1.4万人民币。当然,如果劣质尼龙款,那就几百块。
但尼龙做的容易露馅,因为纯马毛的,时间久了会发黄。而传统是,越是发黄,就越显得资格老、地位高,反倒是干干净净的白色假发,更被人认为是新人,受人欺负。所以,一般律所会专门找人给“方便面”做旧,以提升身份。
![]()
但谁能想到,这“方便面”越混越惨,被人各种吐槽。非裔律师就曾吐槽:这白花花的假发是为白人设计的,黑人律师戴上又笨重又滑稽,活像顶着一团不合时宜的棉絮。资深大律师托马斯说得更直接:都21世纪了,纯纯的荒谬,完全没点文化敏感度……
现在好了,这玩意儿终于扛不住时代的吐槽,现在又进了一步,连刑事法庭都放话了:不舒服、不实用,那就摘了!
这“方便面”的祖宗都摘了,但转头看看香港,不少法官律师出庭还得顶着,香港可是热带,顶着高温焖煮“方便面”,又闷又不实用,但却硬扛着这所谓的“传统”,是殖民记忆的惯性,还是对仪式感的倔强?
时局已然变化,社会早已不同,都在往前走,没必要抱着过时的殖民印记过日子。英国都松绑了,香港啥时候能丢掉这累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