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道歉了。挺好。可我之前看到他那些话,心里咯噔一下。什么叫“没人性”?什么叫“刁难”?这话太重了。我理解他坐轮椅不方便,但有些词扔出来,像石头似的,砸疼的不是一个人。
![]()
那天刷手机看到他发的长文。他说大陆机场“恶劣行径”“层出不穷”,说工作人员“刁难”他上不了飞机,甚至说“有隐退的念头”。我愣了半天。这话说的,好像整个机场系统都在针对他一个人似的。不至于吧?
我也有坐轮椅的亲戚。去年陪他去北京,机场工作人员推着轮椅一路小跑,办登机牌、过安检,都是绿色通道。有个小姑娘额头上全是汗,还笑着问“您要不要喝热水?”当然,也有不周到的时候——比如轮椅电池要单独登记,耽误了十分钟。但你能说这是“恶意”吗?顶多是流程死板。
郑智化说工作人员用升降车“刁难”他。我猜,可能就是设备操作不熟练,或者沟通出了问题。机场每天几千人起落,哪有那么多精心设计的“刁难”?更可能是忙中出错、培训不到位。你喊一声“师傅能不能换个角度”,比写小作文说“举世罕见”管用多了。
![]()
明星也是人,遇到糟心事可以吐槽。但吐槽和扣帽子是两回事。你说“这里不方便”“那个流程不合理”,没人怪你。可你直接说“没人性”“恶意”,就把工作失误上升到了道德批判。这让人寒心。那些推轮椅的小哥,一个月拿几千块钱工资,半夜三更还在搬行李,被说成“故意刁难残疾人”,冤不冤?
想起去年有个网红大闹高铁站,说安检员“歧视她”。后来监控一看,是她自己包里有违禁品不肯拿出来。事情没搞清楚就先骂人,成了风气。现在郑智化一开口就是“大陆机场如何如何”,听着特别扭。哪个机场?哪个员工?你指名道姓说出来,该投诉投诉。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当然,残疾人的出行困难是真实存在的。我见过盲人在地铁口犹豫二十分钟,没人上前问一句;见过坐轮椅的老人被台阶堵住,只能等家人抬。这些是该骂的事。但该骂的是无障碍设施不足,是社会意识落后,不是具体某个累得满头汗的工作人员。
郑智化道歉时提到“推轮椅的小哥服务非常好”。你看,事实是有人帮了他,甚至扶了他的腿。那当初何必用“刁难”这种词?情绪上头时写的话,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的。那些截图早传遍全网了,多少人看了会对国内机场产生误解?说“隐退”更夸张了。因为一次登机不顺就要隐退?这逻辑像小孩闹脾气。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更粗糙的服务年代。二十年前坐火车,乘务员用脚踢门喊“查票”。相比起来,现在机场服务已经进步太多。当然还不够好,尤其是对特殊旅客的人性化照顾,得继续改进。但改进要靠具体建议,不是靠放大镜找“恶意”。
有时候觉得,网上说话像开车。你按喇叭提醒前面车快走,没问题。但你摇下车窗骂人“会不会开车”,就可能打起来。郑智化这次就是喇叭按成了高音喇叭,吓着人了。
他道歉是好事,说明意识到问题。但我更希望所有人遇到事时,能先想想:这是坏,还是笨?是恶意,还是疏忽?大部分时候,世界没那么多阴谋论。你好好说“这儿需要改进”,比喊“你们欺负残疾人”有用得多。
昨天看到个视频,机场地勤半跪着给坐轮椅的老人系鞋带。老人一直说“谢谢孩子”,那小伙子耳朵都红了。这才是更常见的画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