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分市场的星球里更新了一点技术分析的入门使用方式(后面可能打算按系列来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如果需要的比较多,会考虑开始更新,这里不多赘述),
![]()
图:对日本蜡烛图的新阐释(https://t.zsxq.com/crjVF)
有些朋友很快就学以致用:
![]()
![]()
图:内容更新次日,星球朋友使用对应方法成功判断黄金触顶
如何学习技术分析,是我们收到的最多的用户提问。事实上,大部分技术手法都被过多披上了学术的外衣,而用上学的心态来学,是最糟糕的。统计与经验凝练而成的抽象过的技术手法,被过度包装成学术体系后,反而会失去其原有的锋利,更不要提各类繁杂的定义与术语。
学术的外衣给技术手法带来了两层致命误导:
第一,让人误以为价格背后存在一套完备的因果逻辑,可以精准预测结果。
于是市场越乱,波动越剧烈,参与者越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焦虑的地方,越想从某个神秘公式里提炼出所谓的市场圣杯。但现实是,市场不是一个严谨的物理系统;以无数成长变化中的人,所构成的市场,会不断用新的变量推翻你对过去变量的总结。
第二,让人沉迷方法而遗忘观察,沉迷对历史曲线的优化,而忽视当前正在发生的真实的市场结构,结果是妄图从应对,走向预测。
投资不是有着标准答案的决策流程,而是在多重权衡之中,对不确定性的、有计划的下注,这是很多在其它行业中表现优秀的精英,在投资市场上却不断面临失败的根本;在其它行业中最重要的确定性的学问,在投资领域却是大部分人被高位套牢的主要原因。
有计划的承担风险、介入不确定性的过程,才是投资者实现盈利扩大的过程(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而确定性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对应资产估值的最高点,一致的时候,构成的是卖点,而非买点。
关于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接触各投资流派的观点,
如果套用佛家的说法,学习任何内容,都一定不要着相...
![]()
图:学东西,最怕着相(https://t.zsxq.com/sfYpX)
对于这一点,以另一个例子来讲,可能会更形象。最近,随着不少持仓的出场,闲暇之余,笔者本人在小红书上成功学到了不少做菜的方式...类比之下,用这种态度去学,就要合适的多。
想做什么菜,就去查什么菜谱,而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做出自己想吃的,好吃的菜而已,没必要把菜谱、配菜、油温都一个不落的默写,背下来——除非你的目的是当厨师(当老师)。
更何况,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口炒菜的锅,哪怕有,还有更多条件是难以也不可能复现的,锅一样了,还有炒菜的原料、灶台、烟机、刀具...在这些领域寻找答案,而不是放在炒菜行为本身,无异于缘木求鱼。
学手法,也一样。不应该以学术风格来做研究,当作学做菜,就可以。实用主义一点,没有坏处。毕竟作为单一系统,其本身不具备构成任何一笔买卖理由的完整能力。合适的分配自己的精力,要重要的多。
那些坚持不懈钻牛角尖的,好的结局是做讲师,更坏的结局也有,即在市场的黑天鹅中爆仓离场..或者在亏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努力持续的补完个人与知识的边界,才有可能在不断变化、成长中的市场里取得优势。
共勉。
最后,对于想入门学习的朋友,一本推荐阅读奉上:
![]()
![]()
图:再补一本书籍推荐
本文原发于《跨资产策略笔记》,部分内容有所删减。文中引述文章均可在栏目内查阅全文。栏目订阅详见: https://t.zsxq.com/NR0qH,本订阅仅面向独立思考者开放,一切内容仅作抛砖引玉,跟单请走他处。
点赞与推荐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由于推送机制改版,请您星标公众号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专业全球宏观推送。
本文所涉及一切内容仅供分享参考,接收人不因阅读本文而被视为我方客户,也不构成向任何人发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更不构成交易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有信息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审慎评估、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任何情况下,我方均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相关数据可能存在滞后或误差,我方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