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冬天,晋西北的山风比刀子还狠。山沟沟里,八路军第120师正悄悄地换了模样。两年前,这支部队从陕北出发时,还只有八千多人。
装备差得离谱,有的连刺刀都找不到一把。可到了1939年底,他们已经变成了一支近四万人规模的队伍,还是敌后战场上最活跃的劲旅之一。
当时谁能想到,这支穿着打补丁棉衣、拿着杂式步枪的部队,会在炮火连天的抗战战场上,硬生生干出了一番大事?他们的枪是哪来的?炮怎么配的?弹药够不够用?
![]()
1937年8月25日,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由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来,成了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
说是“改编”,其实就是把番号换了。武器呢?那时候的国民政府自己都弹尽粮绝,哪有多余装备给你八路军?
120师初期只有三个团,总兵力不到8300人。重机枪才31挺,轻机枪112挺,步枪不到两千支,全师刺刀53把。你没看错,53把。跟日军正规部队比,这就是赤手空拳。
![]()
炮?基本没有。山炮没有,迫击炮也没有。弹药呢?靠拨付,但拨发一次停三次,自己都不知道下一仗能不能开火。
再说地盘。120师被安排到晋西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敌人不多,物资更少。按理说,应该是最难混的一块地方。可就是在这儿,他们硬是扎下了根。
1938年开始,120师的兵力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为啥?一是老百姓支持。八路军不抢、不烧、不杀,还帮着修桥修路,群众自然愿意送儿子参军。
![]()
二是敌后游击战打得猛。像伏击日军运输队、袭击据点这种仗,120师几乎天天打。打得多,缴获也多,名声也大,想当兵的自然就多。
三是有溃兵可收。晋绥军一打仗就散,120师顺手把他们收编了。还有一部分阎锡山的“新军”,在统一战线的旗号下也给收了。
到了1938年冬天,120师兵力已经涨到2.4万人。到了1939年年底,这支部队已经达到39099人,扩编成了二十多个团,相当于一个正规步兵军。
![]()
那武器是怎么凑出来的?说白了,一半是打出来的,一半是捡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自己造的。
缴获是第一来源。像1939年齐会战斗,就歼灭日军700多人,还缴了不少枪炮。晋西北日军据点多,运输线长,120师专打这种软柿子。
收编是第二招。晋绥军兵败后留下的枪不计其数,虽然杂,但能用。被收编的部队有枪有弹,直接填补了装备缺口。
![]()
国民政府也拨了一些,但不多。比如1938年拨了120挺轻机枪和6门机关炮。到了1939年,拨付基本就断了。
自产是最后的办法。120师有自己的修械所,能修枪、复装子弹、做手榴弹。产量不高,但关键时刻能顶上。
到1939年底,装备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具体算一笔账。火炮一共28门。其中山炮2门,是缴来的残炮拼装的;平射炮4门,有两门是国民政府拨的麦德森机关炮;迫击炮22门,平均每团一门,主力团能有两门。
![]()
这些炮基本集中在师属炮兵营,战斗时再配属到各团。虽然打不了远程火力,但打日军据点绰绰有余。
重机枪59挺、轻机枪579挺。每个团2–3挺重机枪,轻机枪每连3挺左右,主力团还能更多。这让120师的火力密度大幅提升。
冲锋枪有600支。大部分是太原兵工厂仿制的汤姆逊冲锋枪,叫“晋造冲锋枪”。还有一部分是缴获的伪军武器。这些枪多配在特务连,近战时相当管用。
![]()
步马枪一共14043支,短枪2287支。算下来,全师2万多战斗人员,有三分之二能配上步枪,剩下的用机枪、冲锋枪、手枪。
装备还是杂。汉阳造、三八式、毛瑟、英式、苏式……什么口径都有,打仗得看弹种,维修也麻烦。可就是靠着这些杂牌军火,120师把日军打得节节败退。
光有枪还不行,弹药永远是硬伤。1939年,120师申请250万发子弹,实际到手只有25万发。战斗一多,根本不够用。
![]()
怎么办?复装。就是把打过的子弹壳收回来,重新装药装弹头。虽然不稳定,但聊胜于无。还有一种办法叫“以战养战”。
打一次仗,缴点弹;打两次仗,弹药够一周。但你打得越多,消耗也越大,远远赶不上。所以120师的战士都养成了“省着打”的习惯。有的战斗甚至靠手榴弹、红缨枪解决问题。
长生口战斗,1939年2月。772团叶成焕部用红缨枪硬刚日军,打出血性,俘虏都怕了,说“长剑厉害”。
![]()
齐会战斗,1939年4月。歼灭日军700余人,缴获大量枪械,是平原地区歼灭战的经典案例。
黄土岭战斗,同年,炮手李二喜用82毫米迫击炮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这是八路军首次击毙日军将官,震动整个战场。
这些仗不仅打出了名声,也打出了装备。每次胜利,都是一次补给。1939年底,359旅还开进了南泥湾,开始大生产运动。一边打仗,一边种地,粮食自给,物资自足。
![]()
这也打破了外界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偏见。120师在晋西北,不仅独立作战,还支援陕甘宁,成为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
1939年底,八路军第120师有39000余人。这个数字背后,不是简单的扩编,不是人头堆出来的数字。这是一场硬仗一场仗打出来的,是一把枪一颗子弹攒出来的。
今天回头看,这不是传奇,这是真实的历史。没有这些拼出来的岁月,就没有后来抗战的胜利,所以,别小看那年冬天的那几万人,他们撑起了一个时代的希望。
信息来源:【党史教育基地】八路军一二〇师抗日誓师纪念地.陕西党史公众号 2024-04-1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