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驻守大同的国民党军队不得不与我党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宣告大同和平解放,大同人民免于战争的摧残。当时担任大同市委书记的是赵汉,是大同解放后首任市委书记兼市长,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赵汉同志的故事。
![]()
赵汉原名王兆汉,河北省定县高辛庄村人,生于1919年。
早年时期,赵汉主要在家乡读书,曾就读于定县第九中学,在我党的教育和影响下,赵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于1938年报名参加游击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赵汉主要在家乡担任组织和宣传工作,如中共定北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定北县委书记兼县议长等职,在此期间,敌人抓捕赵汉的九名亲人,逼迫赵汉投降,但赵汉不为所动,坚持进行斗争。
1944年,赵汉前往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整风运动,并在第二年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党的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赵汉被调到中央组织部工作,担任机要秘书,主要负责研究晋察冀干部工作。
1946年,赵汉被派回晋察冀边区工作,担任中共雁北地委组织部部长。
1947年11月,赵汉被任命为中共雁北分区地委书记。
![]()
在此期间,赵汉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大同,与敌人进行谈判,谈判中,赵汉机智果敢、有理有节,迫使国民党大同军政当局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认清形势,促成了大同的和平解放,使得云中古城免遭兵燹。
大同解放后,赵汉出任大同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
1951年3月,赵汉被调回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和秘书长等职,于1960年被提拔为中组部副部长。当时正值三年严重苦难时期,当选为中组部副部长的赵汉仍然对大同念念不忘,他两次重返大同,深入井下了解大同矿工的生产、生活情况。
担任中组部副部长期间,在党的组织和建设方面,赵汉提出一系列建议,比如1962年主持起草《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若干经验教训》,总结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的结合、提高干部质量等经验。还有1962年,提出培养选拔新生力量的问题,并在《人民日报》发表《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的文章,提出培养新生力量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等观点。
![]()
1965年,赵汉首先提出提拔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任职。
1966年,一场政治风暴席卷全国,不计其数的老同志和老干部受到冲击,赵汉也是其中之一,造反派将“黑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帽子扣在赵汉的头上,对其进行批斗和人身折磨,1966年12月14日,赵汉在北京被迫害致死,年仅47岁。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央开始进行拨乱反正,1979年,中央宣布为赵汉平反昭雪,中央组织部为其恢复名誉,举行追悼会。找有吟诵“伤时饮恨去,妖兴国脉危,历史终扭转,九泉可展眉”,表达了对赵汉英年早逝的惋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