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的刘女士是位职场白领,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 8 小时以上,还特别爱吃重口味的麻辣香锅。上周开始,她发现自己坐着办公时,肛门总像被小石子硌着似的疼,走路时摩擦着更明显,后来甚至在内裤上看到了少量鲜红血迹。她以为是 “上火” 导致的小毛病,忍了几天,结果疼得连睡觉翻身都小心翼翼,最后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得了肛裂 —— 肛门周围的皮肤裂了个小口子。
其实很多人都和刘女士一样,觉得肛门附近的不适是 “难言之隐”,总想着忍忍就过去,可越拖反而越严重。肛裂虽然常见,但只要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做好日常预防,就能轻松避开它带来的困扰。
![]()
这 4 个异常症状,别当成 “小毛病”
1. 肛门突然 “刺痛” 或 “灼痛”
比如坐着时突然感觉肛门像被针扎,走路、骑车时摩擦到也会疼,疼起来可能持续几分钟甚至更久。这是因为肛裂的小伤口受到挤压或摩擦,刺激到周围神经,就像手上裂了口子碰到东西会疼一样,肛门的伤口更敏感。
2. 内裤上沾少量鲜红血迹
血迹通常是亮红色的,量不多,可能就一两滴,容易被误以为是 “不小心蹭到的伤”,尤其是女性朋友可能会和月经残留混淆。但这种血迹大多是肛裂伤口渗出来的,哪怕量少也别忽视,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肛门出问题了。
![]()
3. 肛门周围又痒又紧
近来,总觉肛门周遭肌肤瘙痒难耐,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去搔抓。然而,这一挠便会引发疼痛,与此同时,还能明显感到肛门周围有紧绷之感,仿若被异物勒住一般。肛裂创口会渗出少量液体,刺激周围皮肤,令其既瘙痒难耐又有紧绷之感。此时若搔抓,不仅无法减轻不适,反而会加剧对伤口的刺激,让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4. 不敢久坐或正常活动
原本能坐一下午办公,现在坐不到半小时就想站起来;逛街时走一会儿就觉得累,甚至睡觉翻身都要小心翼翼,怕碰到肛门加重疼痛。这说明肛裂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再拖可能会让伤口更难愈合。
![]()
预防肛裂,日常做好 3 个方面就够了
1. 饮食少 “刺激”,多吃 “顺溜” 的
平时少吃麻辣、油炸、烧烤这些容易让身体 “上火” 的食物,它们会让肠道里的东西变干变硬,挤压肛门皮肤。日常可多摄入菠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的蔬菜,以及香蕉、火龙果等水果,搭配燕麦、小米等粗粮。每日饮用 1500 - 2000 毫升温水,助力肠道排空,减轻肛门负担。
2. 别久坐,隔会儿就 “动一动”
不论上班办公,还是居家追剧,久坐一小时后,宜起身活动五至十分钟。可以去倒杯茶,绕桌漫步片刻,也可做几个简易拉伸动作,如此有益于身心康健。长时间久坐,会使肛门周围持续遭受压迫,致使血液循环不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肛周皮肤因缺乏充足血液滋养,愈发脆弱,极易出现损伤状况。平时也可以多散散步,每天走 20-30 分钟,帮肠道 “动起来”,减少肛门的压力。
3. 肛门护理要 “温柔”,别 “折腾”
![]()
每天晚上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水温别太烫,摸着手不凉不热就行,避免用肥皂或刺激性的沐浴露。擦拭时,宜选用柔软的卫生纸或湿厕纸,轻轻按压以吸干水分,切勿用力擦拭。否则,过度摩擦肛门皮肤,极易擦出细微伤口,损害肛周健康。此外,宜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穿着,避免穿着过紧的裤子。如此可有效减少对肛门周围皮肤的摩擦,呵护肌肤健康。
其实肛裂并不可怕,它大多是因为我们平时饮食不当、久坐不动导致的。只要发现上面这 4 个异常症状,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做好日常护理,很快就能缓解。别因为觉得 “不好意思” 就拖着,早关注身体的小信号,才能少遭罪,让日子过得更轻松。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些小不适,拥有舒服健康的身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