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寒冷的天气里
洗个热乎乎的澡
钻进暖暖的被窝
再舒服不过
然而不少人洗澡时
或多或少会犯些错
结果把本该舒服又养人的“养生澡”
硬生生洗成了“伤身澡”
那么
冬季洗个健康澡
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天冷洗澡,注意这5点
1、注意正确洗澡顺序
天冷后洗澡,尽量不要先洗头后洗身体,预防脑部出状况。因为天气寒冷,洗澡前后血压变化大,易引起中风。
成年人的洗澡方式是先洗脸,再冲洗身体,最后清洁头发,这个顺序可最大限度减少心脑血管不适,防止血流不畅,对有基础病的人群也比较合适。
2、水温不宜过高
身体一冷,血管就会收缩,血压会升高,进入浴室开始洗澡,体温快速上升,这时候血压又会更高,等到身体习惯了水温,血压就会开始降低,血压这样忽高忽低,非常容易引发中风。
![]()
记住“宜温不宜热”,最合适的选择是温水而不是热水。《中国皮肤清洁指南》指出:洗澡的水温可以以皮肤体温为准,如果是夏季,可低于体温,如果是现在(冬季)则略高于体温。具体来说大概在38~40℃会比较合适,42℃ 或以上就算有点热的了。不过这条标准并不绝对,只适合大多数的人。
就算你觉得自己很健康,但是一旦超过40岁,要去洗澡时,浴室温度保持温暖很重要,尤其在寒冷天气浴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5度左右。
3、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的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不宜超过二十分钟,洗澡时间过长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平衡,且冬季时皮肤多半处于干燥的环境下,一旦长久留恋于浴室就很容易出现澡后的皮肤出现瘙痒和脱屑的情况。
4. 搓澡别太用力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高频清洁皮肤,皮脂腺来不及分泌足够油脂,就会出现干燥、起皮、皲裂的症状,甚至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以及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5、关注儿童和老人
儿童每周2—3次,因为儿童的皮肤正在成长中,厚度只有成年人三分之一,频繁洗浴会加速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水温建议38度以下,每次洗澡不宜超过10分钟,可适当提前对浴室加热再洗,防止着凉。
老年人每周1次,或半月2—3次,淋浴时间不超5分钟,水温不超40度,动作不宜过大,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洗澡时一定要控制力度和温度,提前把浴室温度调高,洗澡后可以喝一杯100毫升的温开水,要防摔倒,防着凉。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
洗澡频率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和偏好。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我们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好了。
那么,遇到特殊情况怎么选择?我们总结了一个表格,欢迎对号入座。
![]()
洗澡频率没有固定要求,未必得每天洗澡。
洗澡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皮肤清洁和健康,而皮肤的状态又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个人喜好甚至地方文化有关。
过于频繁地洗澡,尤其是错误的洗澡方式,确实会有一些风险,比如去除皮肤的自然油脂,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严重的时候还会起湿疹。
这几种情况不宜洗澡
1. 空腹时别洗澡
洗澡一定不能空腹,而应该是吃饱了之后,当然也不要吃完饭马上就洗,最好休息一个小时。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2. 吃太饱别洗澡
吃饱饭之后不建议立刻洗澡,饱餐时胃肠蠕动,对血液量要求较大,但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转移,那么胃肠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问题。
3. 喝酒后不要马上洗澡
在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扩张结果就是血压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流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
4. 发烧时不要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5.经期尽量少洗澡
如果要洗也要用温水,并且以擦浴、淋浴为主,不能盆浴;大小便后擦纸要由前向后,以免污染阴道口,感染疾病。
关于洗澡这件“小事”
你都了解了吗?
快转给家人、朋友吧
编辑 | 王会苹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来源 | 农视网综合荆楚网、人民网科普、中国新闻网、科普中国、生命时报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