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美 MYMEI
DMP35
类型:流媒体数播解码一体机
价格:¥9800
对于从实体唱片转到数播领域的玩家来说,DMP35无论从功能还是声音上都是非常适合过渡的型号。其丰润绵密的声底和中正耐听的走向,保证了在音质上完全不输同价位的CD系统,而在音乐管理、检索功能和扩展性方面它就强上许多了,不但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全面整合,还能兼容更高品质的音乐资源。
入烧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听唱片的习惯,哪怕放在今天,我依然认为CD是相对来说能够简单出好声的方案。但为了方便,家里也还是得额外多组一套数播系统,毕竟有时候心血来潮想听某首歌,比起翻箱倒柜半小时去找一张专辑,还是直接从曲库里调出来听要舒服得多。可CD玩家要挑选一台适合自己的数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早些年的数播老被烧友们喷“数码声”,主要是受限于硬件规格、软件以及屏蔽供电等周边配套,呈现出来的声音信息量不足,密度差,声音干硬发刺。后来随着数播系统慢慢取代CD机成为主流,技术发展逐渐成熟,高端型号的声音已经不输同价位的CD机了。但大概是为了尽早甩掉“素质差”的帽子,主流的数播品牌往往执着追求超高的解析力和分离度,以及凝练的线条和极致的频宽,情感的表达则趋于冷静。以我个人的口味而言,终究还是CD系统那种温润内敛的风格更加耐听。
![]()
经历了反复纠结和多次尝试,搭建数播系统的计划被搁置了很久,直到今年年中的沈阳音响展,我才真正找到了一台很有“CD味儿”的数播。还记得当时我在各个展房之间闲逛,经过艾美的展房时,他们的系统正好在演示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那套以其次旗舰DMP70为核心搭建起来的系统放在展会上其实价位不算很高,却有着一耳朵令人惊艳的活生感和饱满度,将大提琴的形体描绘得栩栩如生,迅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当即进展房挑了几首阿黛尔和玉置浩二的流行人声来试听,发现DMP70这台机器的人声音色丰满且流畅,不但对演唱细节的呈现历历在目,而且恰到好处的温润染色大大增加了情感表现力。冲着这个声音表现,我没有过多犹豫就当场下单了。
在那次展会上,我也认识了艾美的创始人老刘,前段时间他忽然联系我,问有没有兴趣玩玩新上市的35系列。其实我之前就听到不少烧友对先上市的纯转盘D35给出一致好评:6000+的价格,功能齐全声底干净,调音风格也和自家高端型号如出一辙,这性价比确实没啥可挑的了。但对于像我这样想要随时随地随便就能听歌的“懒人”来说,DMP35这种接台有源音箱就能听的一体机才是省预算又省精力的理想选择~而借着这次体验的机会,我也把它和手上的DMP70进行了一番PK。
![]()
DMP35的体积并没有比DMP70小多少,占地面积达到了43cm*30.5cm,重量也有十多斤。相比桌面和音响架两相宜的D35,它更合适的归宿还是二声道大系统。大体积的好处是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接口,这台机器的输入/输出接口相当齐全,甚至还提供了一个耳机输出口——不过我还是建议给它配个正经的独立放大,不然多少有些对不住这么好的素质底子了。机器的HDMI口支持4K 60Hz分辨率,可以外接显示器进行操控,还支持多声道音频输出,所以它既是一台二声道音频设备,也可以提升家庭影院的声音体验。其实影音本就不分家,玩HiFi的烧友大都对于观影的音效也有较高要求。而艾美自成立以来在家庭影院相关设备的研发方面就有着丰富经验,所以在自家数播上也很好地考虑到了不同场景的应用。另外,对于CD玩家来说DMP35还有个很实用的功能是外接USB光驱播放CD及复制里面的音频文件,也可以将PC作为存储设备并用配套的手机APP Play Remote来管理音乐和操控机器,这都方便了唱片玩家进行无痛过渡。不过,在选歌、整理文件、切换界面时,安卓操作系统的一些动画效果多少会影响系统的反应速度,这点在刚上手的时候还是需要时间来适应。
![]()
![]()
在使用中让我觉得比较欣喜的是,这台机器身上很多小设计会让发烧友觉得贴心,比如它的分类管理功能很细致,对于曲目信息也显示得非常详尽。我上万张自购唱片的抓轨资源,在这个系统里都能整理得井井有条,按照不同的分类逻辑搜索起来相当方便。还有就是它的播放路径非常丰富,能访问局域网中的NAS设备,可以在线播放存在百度网盘里的资源,如果想听新推出的歌曲,那么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QQ音乐、索尼精选Hi-Res音乐等主流APP都可以随意使用,还能完全绕过SRC限制,满足烧友们的“HiFi洁癖”。
![]()
在声音走向上,DMP35优秀的空间感和大气开扬的走向与DMP70一脉相承,硬素质相当出众,背景的纯净度和安定感更是在同价位的数播里一骑绝尘。其横向声场开阔,纵向排布规整,大体呈椭圆形,在演绎较为复杂的场面时依旧从容。同时它的动态表现可圈可点,对于强弱对比的展现是清晰干净且气势十足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DMP35内部的两个线性电源,数字和模拟部分各自独立供电,减少干扰,保证听感的纯净,并为声音的能量感保驾护航。这种设计在高端数播上倒是不少见,但是大多数万元内的数播,愿意用高成本的线性电源已经算是相当良心,舍得数模分别供电的就更是少见了。得益于扎实的硬件配置,DMP35在耳机和二声道系统里都能给整套系统提供充足的信息量和澄澈的背景,我个人还是更推荐用它来搭配音箱,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声场大动态的优势。
![]()
当然,如果将两台机器进行更细致的PK,那DMP35对于微动态的展示,还有低频的力道和层次等方面确实还与DMP70有较大的差距,无法跨越产品定位的鸿沟。但在万元预算以内,这台机器已经是少有的能兼顾人声和大编制演绎的杂食型号了。同价位的数播大都还在琢磨着怎么让中低频听起来更抓耳毒人,更有“流行味儿”,而DMP35的音染是比较克制的,走向更偏中高频,兼顾了鲜活的乐感和较高的还原度。其高频是中低价位不多见的兼具厚度与亮度的类型,延展高度很高,且柔韧顺滑不干涩,我能够听到较为丰富的泛音,感受到空气震颤的细微变化。它的中频信息量充沛,绵密凝实,在回放各种器乐和人声的时候能够呈现出充足的细节,不刻意用音染去讨好耳朵,而是追求较为真实的情感表达。当然,这种取向会让DMP35对渣录音的包容度稍差一些,它不会用涂抹、染色等手法来掩盖音乐中的小瑕疵,而是完整展现出声音的原有面貌。所以我个人会比较喜欢用它来聆听歌剧、音乐剧,或者是制作较为精良的欧美流行乐和New Age人声。在录音品质达标的前提下,DMP35的人声是细腻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其中女声的音色又比男声更为出彩。回放莎拉布莱曼的《Eden》时,乐队的伴奏气势磅礴,烘托得歌手的音色空灵飘逸又富于变化,着实是越品越有滋味。
而在古典大编制曲目的演绎上,DMP35更是有着越级打怪的风范。刚拿到这台机器时,我尝试着用前阵子特别爱听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来考验了它一下,结果其表现远超预期,让我直接在音箱系统前被“硬控”了一个多小时。像肖七这种编制的曲子,即便是对于价格是DMP35数倍的器材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就拿第一乐章的发展部来说,同样的一段旋律,先是小提琴和中提琴以微弱的拨弦和弓杆击弦,然后短笛、长笛以轻盈流畅的音色进行吹奏;接下来,双簧管、巴松管依次参与演奏,旋律的力量感逐渐充盈,直至高潮部分整个弦乐组引领着乐队加入这股洪流,制造出海浪般令人晕眩的巨大能量。大多数中低端数播在回放这一乐段的时候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几种:动态羸弱导致听感太温吞没有起伏;空间逼仄,乐器排列不开;定位混乱且分离度堪忧……而DMP35呈现出来的画面如同一幅在巧手之下被逐渐填充起来的素描,细节一点一点被补足完善,愈发生动立体。在这幅画卷中,所有声部的位置精准,演奏的层次循序渐进,乐器的音色也准确自然。要论对宏大场面的还原能力,这台机器比同类产品已然强出一大截,对于乐曲的精髓把握得十分到位。
![]()
我觉得,对于从实体唱片转到数播领域的玩家来说,DMP35无论从功能还是声音上都是非常适合过渡的型号。其丰润绵密的声底和中正耐听的走向,保证了在音质上完全不输同价位的CD系统,而在音乐管理、检索功能和扩展性方面它就强上许多了,不但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全面整合,还能兼容更高品质的音乐资源。诚然,其使用体验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市面上也不乏比它的系统更完善更流畅的数播型号,但是比它好用的多半没它好听,比它好听的又大都比它贵~~所以,如果你自认是音质至上主义者,又喜欢模拟味比较足的调音风格,那DMP35堪称万元以内的不二之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