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护理湿巾因便捷、卫生的特点,成为家庭护理、养老机构中常用的清洁用品,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或失能老人的日常清洁。然而,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引起其他问题。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确保长者皮肤健康的关键一环。
1.控制“擦拭力度”,遵循“轻柔原则”
![]()
(1)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减少,过度用力擦拭易造成皮肤破损(尤其是肘部、膝盖等关节部位,以及大腿内侧等皮肤较薄处)。擦拭时应:用手掌轻轻按压湿巾,以“轻擦、蘸拭”为主,避免来回摩擦;擦拭褶皱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时,可先用手指轻轻撑开褶皱,再用湿巾缓慢擦拭,确保清洁到位的同时不损伤皮肤。
2.注意“使用频率”,避免“过度清洁”。
部分家属或护理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湿巾更卫生”,实则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干燥、瘙痒甚至湿疹。建议:
(1)日常清洁:手部、面部等部位在饭前便后或外出后使用1次即可;
(2)体表清洁:若老人行动不便,每日用湿巾擦拭1-2次(如早晨起床后、晚上睡前),无需多次重复擦拭;
(3)私密部位:仅在便后或更换纸尿裤时使用,避免无必要的频繁擦拭。
3.关注“皮肤状态”,破损时禁用
若老人皮肤出现破损、溃疡、湿疹或炎症(如红、肿、热、痛),应立即停止使用湿巾,尤其是含化学成分的产品可能刺激伤口,加重感染。此时建议:
(1)用温水蘸湿无菌纱布轻轻擦拭清洁,必要时遵医嘱涂抹药膏;
(2)待皮肤完全愈合后,再根据情况恢复使用湿巾。
4.避免“长时间接触”,及时“晾干皮肤”
湿巾中的水分和成分若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可能导致皮肤潮湿,增加细菌滋生风险(尤其在褶皱部位),还可能引发皮肤浸渍(皮肤发白、起皱)。使用后应:
(1)擦拭完毕,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皮肤表面的残留水分(避免摩擦);
(2)若擦拭后皮肤仍有紧绷感,可涂抹适量老年专用润肤露,补充水分和油脂,修复皮肤屏障。
开封后的湿巾建议在1个月内使用完毕,若发现湿巾变干、有异味或出现霉点,立即丢弃,不可再使用。储存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如暖气片旁、阳台),建议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成分变质。
(文中配图及部分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