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曾在乐平铺某村发现一方小小的墓志,因为字迹难以辨认,仅大致看了看内容,一直未做整理。昨日听闻耿振军老师正在整理收集聊城五大家之一的耿氏家族相关的文集以及文章,我想起当年看到的这方墓志正是耿家的第四位进士耿贤举所撰,于是整理出来。
![]()
![]()
![]()
![]()
一直以为这方小小墓志没什么特别,一整理内容竟让我兴奋不已。去年初因帮乐平铺刘毓勤、刘毓敏家族后人查找资料,得以找寻到两人会试齿录,并根据《茌平县志》的一些记载,对乐平刘氏家族有所了解。
该墓志内容并不符合平常看到的墓志铭惯例,即不交代墓主人姓甚名谁,也不交代是哪里人,更不提其先代名讳。若非对于刘氏家族人物的了解,是绝对搞不清,这到底是谁的墓志。在碑文中注意到墓主人有二子,长其仁、次其义,突然想起乐平刘家好像有名为其仁、其义的人物啊!赶紧找出早先的文档核对,其子孙辈信息刚好符合乐平刘氏家族第三代中刘鲁的身份,那么此墓志是刘鲁墓志无疑。刘鲁是武进士刘永言的祖父,是进士刘毓勤、刘毓敏的列祖,他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善人。
在《茌平县志》.列传六.义行里有记载:刘鲁,字参也,城南人,于陛子,贡生。性孝友,亲病,侍易药衣不解带。家素丰,不私所有。尝一再捐金输粟,佽助公家之费,葺学宫、修堂廨诸兴作,甚为邑侯所敬礼。又时时分其嬴余,周其匮乏,仁其三族以及故旧洽比,里党之人悉有所沾被,其慷慨好义如此。子二:其仁、贡生;其义,任茂名县知县,孙七,永言最著,乾隆辛卯武进士,曾元绕膝,五世一堂,人以为余庆所钟云,邑令旌以额曰“好善可风”。
该墓志内容如下:
所为必务其本者,君卒于乾隆戊辰,溯所生,康熙甲寅,年七十有五。娶张氏,继张氏。子二:其仁,太学生;其义,庠生。女三:一适刘谦,一适杨嘉世,一适杨允诚。孙四:永吉、永昌、永泰、永捷。孙女三。今其孤将以已巳十月二十五日葬君于先兆,介余门人奉行状来请誌。不忍违,并系以铭曰:抱璞自完,于时终之。积能散,闾里左之。本九族,以身荷之。有欝者原,君其妥之。赐进士出身 吏部候选知县 癸卯恩科乡试第一 眷弟耿贤举拜撰
敕授修职郎 茌平县儒学教谕加一级 年家眷弟琅琊王元昆书丹
敕封修职郎茌平县县丞 署宁阳县事 加一级 纪录一次 年家眷弟於越戴骐篆盖
译文:
凡是做事必须致力于根本,(墓主人)君去世于乾隆戊辰年(1748年),追溯其出生之年,为康熙甲寅年(1674年),享年七十五岁。(君)先娶张氏为妻,后又娶张氏为继室。有两个儿子:长子其仁,是太学生;次子其义,是庠生。有三个女儿:一个嫁给刘谦,一个嫁给杨嘉世,一个嫁给杨允诚。有四个孙子:永吉、永昌、永泰、永捷。有三个孙女。如今他的儿子将要在乾隆己巳年(1749年)十月二十五日,把君安葬在家族预先选定的墓地,通过我的门生呈递行状来请求我撰写墓志铭。我不忍心拒绝,于是附带写下铭文:怀藏美玉般坚守本真,在一生中始终如此。积累的财物能够散发周济他人,乡邻都推崇他。以家族根本为重,用自身承担起责任。那草木茂盛的墓地,愿君在此安然长眠。
赐进士出身、吏部候选知县、癸卯恩科乡试第一、眷弟耿贤举 拜撰
敕授修职郎、茌平县儒学教谕加一级、年家眷弟琅琊王元昆 书丹
敕封修职郎、茌平县县丞、署宁阳县事加一级、纪录一次、年家眷弟於越戴骐 篆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