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前骂名满天下,死后却成民族之光,今天还记得他的,没几个!

0
分享至

被骂了一辈子,却撑起了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

中国近代史,是一条泥泞又崎岖的路,走在上面的人,有的成了英雄,有的成了罪人。但有些人,一生走得跌跌撞撞,骂名缠身,死后却成了民族记忆里最亮的一道光。马相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说实话,如果你不是历史系出身,或者不是复旦校友,可能根本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这个被遗忘的老人,才是真正在中国最黑暗的年代,点亮教育火种的人。

他生前被骂得狗血淋头,死后却是复旦、震旦、辅仁等名校的奠基人,一手培养出一大批撑起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可惜现在的教材里对他语焉不详,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念不准。



马相伯出生在清朝道光年间,江南望族之家,家底厚、文化重。五岁看星象,十二岁就跑出去留学,精通五六种语言,拿了两个神学博士学位。

他本可以做一个优雅的神父,靠着语言天赋和家族背景吃一辈子香。但他偏不,他说“我读书不是为了升天,是为了救人”。谁听了不动容?可惜时代并不赏脸。

他回国后满腔热血想报效国家,但不管在教会还是清政府,都被当成“边角料”处理。教会对中国人另眼相看,清政府也不信任“留洋鬼”。他才高八斗,却哪里都插不上手。

最讽刺的是,他一次次想为民族出力,结果被派去签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夜白头,从此背上“卖国贼”的骂名。母亲不认他,兄弟不理他,满城喊打喊杀。



他自己形容那段时间是“丧家之犬”,你能想象一个神学博士、教育家、语言天才,最后被逼得在租界街头晃来晃去,连家门都进不去的落魄模样吗?

可他没有崩溃,没有一走了之。他把所有的愤怒和羞辱,都写进了书里。他和弟弟马建忠窝在一个小屋里,硬生生熬出中国第一本语法教材——《马氏文通》。这不是一般的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来解释自己的语言。

你可能不知道,它后来影响了整个汉语语法教学体系,甚至影响到现代汉语研究。说白了,你今天能学语文、讲语法,都是因为当年马相伯在穷困潦倒中咬牙写书。



但他没有止步于写书。他说,写书是给将来的人看,现在的孩子还得有人教。他把家里所有的田地、房契、家具全换成钱,租了一个破旧衙门,办起了“中西大学堂”,后来改名“震旦学院”。

没有桌椅?拼。没有教材?自己手抄。学生交不起学费?直接划掉。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他也要保证每个学生有书读。后来教会要接管学校,他不干,带着一帮老师学生半夜跑路,重新找地方办学。

那场景,像极了现代版的“逃学威龙”,只不过他们逃的,是体制,是压迫,是对教育理想的背叛。



他的一句“天塌下来我顶着,你们就好好读书”成了无数孩子的精神支柱。那个时代,能读书就已经是奢侈,他却想尽办法让穷人、流亡者、孤儿都能进课堂。他不问出身、不看信仰,真做到“有教无类”。

你要知道,那年头连教会学校都要看你是不是“自家人”,马相伯却说:“一个人也是中国人,一文钱也是办学钱。”

这不是情怀,这是信仰。

“叫不醒国家的狗”,没有放弃过中国

马相伯办完震旦学院,又创立了复旦公学,也就是今天的复旦大学。他找来了最有学问的一帮人做老师,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了,只能拿欠条。



他亲自上课,亲自招人,亲自写教材,七八十岁还拎着油灯批讲义。你说他是不是疯了?他自己倒是说得很清楚:“我疯不要紧,只要学生不傻。”

他不是不知道现实有多残酷。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弃子”。但他始终相信,只要教育还在,中国就还有希望。他办的学校不是冷冰冰的学堂,是一座座“思想的火炉”。在那里,不只是读书,更是学做人的地方。

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志气。有人穿一身破衣服来上课,他帮忙补;有人交不起学费,他就自己贴。他说:“别怕,老师比你更穷。”而那些穷学生,后来成了谁?黄炎培蔡元培、傅斯年、陈寅恪、张伯苓……



一个个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全是从他门下走出来的。他像个老园丁,一锄一锄地,把教育的种子种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结果这些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从不计较成败得失。战乱来了,学校被炸了,他就迁校重建;经费断了,他就卖家当筹款。哪怕到了九十九岁高龄,他还坐着黄包车在各地讲演,告诉年轻人别光热血上头,还得有知识、有信仰、有责任。



他说得声音沙哑,可每个听众都听哭了。他不求掌声,只求学生能站起来。

他晚年几乎一无所有,连住的房子都是朋友借的。家族早已败落,亲人也大多已故。他临终前跟孙女说:“爷爷什么都没留下,你恨不恨我?”孙女没答,他也没等答案,只是轻轻地笑了。那一刻,孤独得像个孩子,却又像个英雄。



他死得也很安静。没请官员、没挂横幅,连棺材都很普通。来送行的,都是一批又一批他教过的学生。他们站在墓前,没有哭,只有沉默。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被时代误解了一生的老人,用一生走出了一条路——一条中国人可以靠教育站起来的路。

你说中国教育如今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可谁还记得那个在破屋子里写教材、在风雨中搬黑板的老人?谁还记得那个白发苍苍却为学生饿着肚子演讲的身影?谁还记得那个被骂了几十年,却从未抱怨过一句的“丧家之犬”?

可他从来不求被记住。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盏灯。



他不是天选之人,只是愿意为中国多走几步的人

马相伯这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争议。他不是完人,他也犯过错,被骂过、被误解过、被抛弃过。但他从未放弃过。他没有留下一栋教学楼,也没有留下厚厚的遗产。他唯一留下的,是一代又一代被点燃的年轻人,是一次次在黑暗中点亮的希望。



有人说他像一条老狗,一辈子在叫,却没人听见。他自己也这么说。但他从不为此沮丧。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听见。他知道,这条路再难,也得有人走。

如今的我们,站在马相伯用生命铺就的路上,享受着教育的成果,享受着知识带来的尊严与自由。可我们真的记得他吗?我们又愿不愿意成为像他那样,在黑夜中撑伞、点灯、不求回报的人?



这世界不缺英雄,缺的是在看不见希望时,还愿意坚持的人。马相伯,正是那种人。他不是神,也不是什么“民族救世主”,他只是一个在风雨中咬牙走完一生的老先生。可正因为他够“笨”、够执着,才让我们今天有书读、有梦做。

所以请记住这个名字:马相伯。他不是历史的注脚,而是历史的火种。在这个纷扰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火种,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仕途,而是为了让人能在风雨中站得住脚、看得见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桂系007
2025-11-03 22:23:16
千万网红房岩小哥大婚,多位歌手大咖助阵,赵本山三大爱徒献唱

千万网红房岩小哥大婚,多位歌手大咖助阵,赵本山三大爱徒献唱

小海娱计
2025-11-01 18:11:01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争议!孩子拿篮球砸人!父亲冲入场内暴力推人,引爆家长群殴飞踹

念洲
2025-11-03 19:34:47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英国报姐
2025-11-03 21:37:38
网友曝发小米负面被投流9000元!吃瓜群众:发现起号新赛道了…

网友曝发小米负面被投流9000元!吃瓜群众:发现起号新赛道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03 21:27:58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不正确
2025-11-03 16:22:58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起底千亿杀猪盘大亨:曾投拍反诈电影,给艺人女友每月千万零花

文娱春秋Plus
2025-11-03 09:26:25
乌军情局局长布达诺夫化装成国土防御部队动员兵,准备进入红军城

乌军情局局长布达诺夫化装成国土防御部队动员兵,准备进入红军城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11-02 21:11:02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凯恩连续4场欧冠破门,拜仁队史仅罗本、莱万曾连续5场进球

凯恩连续4场欧冠破门,拜仁队史仅罗本、莱万曾连续5场进球

懂球帝
2025-11-04 00:21:13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3 23:49:53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3:30:08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扬子晚报
2025-11-03 21:05:58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2025-11-04 08:52:49
东方寻史 incentive-icons
东方寻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1912文章数 14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来电 中方三句话内涵深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来电 中方三句话内涵深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刘溢:当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安卓平板性能哪家强?小米玄戒平板排第十 第一遥遥领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