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保定的许女士在小区里撞见了一幕让她心头一紧的画面:一名外卖员掏出个巴掌大的遥控器,对着小区道闸轻轻一按,栏杆居然就抬起来了。
这所谓的 “万能遥控器”,真有这么神?带着疑问实测后,结果却让人既哭笑不得,又脊背发凉 —— 这东西不仅没吹的那么好用,不当使用还可能踩进违法的 “大坑”!
![]()
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 “抬杆神器”“万能道闸遥控”,几百条商品链接立马弹出来。价格从几块钱的 “基础款” 到上百块的 “升级版” 不等,其中一家店铺的 “道闸专用遥控器” 销量更是直接破万。商品详情页里的宣传语更是够 “唬人”:“支持市面 90% 以上门禁系统”“卷帘门、停车场、小区门通吃”,仿佛手握它就能 “出入自由”,不少人冲着这份 “方便” 动了心。
![]()
可拿着买来的 “神器” 在北京多个小区和停车场试了一圈,彻底戳破了 “万能” 的假象:有的道闸纹丝不动,仿佛没接收到任何信号;有的勉强抬起几厘米,又 “哐当” 一声迅速落下,像是在 “拒绝配合”;还有的直接触发了小区的安防警报,引得保安立马赶来查看。
![]()
原来,这所谓的 “万能遥控器” 顶多算个 “半吊子选手”—— 只对那些老旧、未升级的简易门禁系统可能 “碰运气” 成功,遇到带车牌识别、动态加密的新型系统,直接 “歇菜”,说是 “智商税” 一点不冤枉。
别以为 “方便” 就没事!不当使用或涉嫌违法
南京大学法学院宋亚辉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万能遥控器” 的生产、销售、使用,每一环都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千万别心存侥幸!
![]()
1. 生产者:别为赚快钱踩 “知识产权雷区”
如果生产的遥控器具备复制门禁信号、自带解码功能,很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或商业秘密,直接掉进知识产权的 “雷区”。更严重的是,一旦这东西被不法分子用来非法闯入、盗窃,哪怕生产者没直接参与,也可能被认定为 “共同侵权人”,跟着承担法律责任 —— 本来想赚点小钱,最后却要赔上官司和名声,这笔 “买卖” 太不划算。
2. 销售者 & 平台:“免责声明” 不是 “免罪金牌”
不少卖家会在商品页标注 “仅供合法用途”,但法律专家明确表示:要是商品本身就带着违法功能,或者卖家没明确提示使用风险,这声明就是张 “废纸”,根本没用。而电商平台如果 “明知或应知” 卖家在卖违法产品,却不及时下架,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就得和卖家一起 “连坐”—— 别想着当 “甩手掌柜”,监管义务躲不掉。
3. 使用者:图方便可能变 “帮凶”
有人觉得 “我就用它开自己小区的门,能有啥问题?” 但事实是,一旦这东西被不法分子盯上、用来绕过门禁作案,你很可能从 “图方便” 变成 “帮凶”,轻则涉及民事侵权,重则触犯法律。到时候不仅要承担赔偿,还可能留下违法记录,哭都来不及。
“万能遥控器” 看似是 “方便神器”,实则是颗 “定时炸弹”。生产、销售、使用的每一环,都得守住法律底线。下次再在网上看到这类 “抬杆神器” 的广告,别心动,先默念一句:“诱惑再大,违法的坑也不能踩!” 毕竟,遵纪守法,才是真正的 “万能” 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