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短剧婆婆进化论

0
分享至



杜月梅打破了传统的「恶婆婆」或是「苦情」的刻板角色设定,变身「护女狂魔」,与儿媳联手护家。婆婆形象的变化也是短剧内容创新和价值表达升级的一个具体方向,这种变化下,随着受众数量和圈层的不断扩大,观众对短剧的核心诉求也从「单纯情绪宣泄」走向「深度情感共鸣」。短剧中婆婆形象逐渐多元化,也给中老年演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演空间,得以展现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可能性。

作者 | 何 婧(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婆婆化身「掌公主」,为保护儿媳狂扇儿子巴掌,观众却在评论区齐呼「过瘾」。最近,「听花岛」出品的短剧《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中的角色婆婆「杜月梅」出圈了,在红果,《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位居推荐榜第一。

「穿书媳妇+重生婆婆」的创新设定让观众们越看越上头,剧中的婆婆杜月梅一改传统形象,从恶婆婆变身「护女狂魔」,与儿媳联手护家。

从早期霸总短剧中激发矛盾以提供爽感的脸谱化 「恶婆婆」,到中老年短剧中「受气隐忍的善良婆婆」,再到如今成为叙事核心、与儿媳组成同盟的 「神队友」,短剧中婆婆的形象经历了多次迭代。

婆婆形象的变化是短剧内容创新和价值表达升级的一个具体方向,这种变化下,随着受众数量和圈层的不断扩大,观众对短剧的核心诉求也从「单纯情绪宣泄」走向「深度情感共鸣」。

考虑到演员在短剧生态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以婆婆为代表,更多角色类型叙事的拓宽,也为演员生态带来新的变量。

1.新型婆媳关系

《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反套路」的叙事创新。不同于此前短剧常见的婆媳对立设定,这部短剧采用了罕见的「婆媳双女主」设定。

女主姜南溪穿越成自己看的小说中的恶毒女配,而婆婆杜月梅则获得重生,并发现大儿媳竟是被丈夫调包的亲生女儿,而自己视若珍宝的二儿子却并非自己所生,于是两人联手改写人生。



这种设计让婆媳关系不再是单一的谁欺负谁,而是充满互动感的同盟者。

婆婆杜月梅也是讨论度最高的角色,在她身上能够看到一种极致的反差感。杜月梅打破了传统的「恶婆婆」或是「苦情」的刻板角色设定,通过角色动机的转变,变成知晓真相后全力补偿女儿的「护女狂魔」,婆媳从对立走向联合,形成同盟共同去对抗敌人。

在解决问题时,杜月梅信奉「能动手绝不哔哔」,对反派角色进行直接痛快的物理打击,比如大量的扇耳光和用鞋底抽,并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塑造出这样一个「动手能力超强」的「掌公主」,呈现出极强的喜剧效果和爽感。

同时杜月梅也有着细腻的情感内核,她的核心驱动力是对女儿的爱。当杜月梅重生后,她看儿媳姜南溪的眼神,既激动又心疼,有忏悔也有宠溺,当她红着眼说出「南溪,妈终于找到你了」时,姜南溪本能地往后躲,而她一把将姜南溪搂进怀里,这个人物后续一系列行为的动机就成立了。

杜月梅作为这部短剧的「戏眼」,她与姜南溪的联盟,将传统的「婆媳对立」叙事革新为「母女联手」的反套路剧情。此外,剧中另一位配角孙翠红以「我是个传统的女人」为口头禅,最终却因信奉这套规范而走向悲剧,这与杜月梅的觉醒和反抗形成了鲜明对比,共同深化了作品对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处境与命运的思考。



「又癫又爽!这才是我想看的婆媳关系」、「笑点密集,完全没有糟心的剧情」,社交媒体上,观众也纷纷上头这种设定,剧中「婆婆+儿媳」联手对抗「渣男+公公」的阵营划分,打破了传统家庭剧的叙事框架,创造了新的观剧体验。

2.婆婆的变迁

我们观察到,如今越来越多短剧开始打破角色的刻板印象,营造「反套路」叙事。譬如传统短剧中的婆婆的角色,此前多被塑造为脸谱化的反派。

这类形象长期存在的背后,是制作方对传统婆媳冲突这一流量密码的依赖。随着短剧市场的不断成熟,用户需求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中老年观众群体不断扩大,他们渴望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不仅仅是作为年轻主角的陪衬或对立面。另一方面,年轻观众也对永远不变的「恶婆婆」设定产生审美疲劳,期待更具新意的关系呈现。

在短剧《盛夏芬德拉》中,婆婆的角色是一个开明的形象,而在此前的姊妹篇《深情诱引》中的同一个角色,却是阻碍男女主关系的角色定位。



「老太重生」题材的兴起正是角色变化的证明。如《极品老太重生,带着儿媳奔小康》中的婆婆角色,在前一世是标准的恶婆婆,在发现出轨的是自己儿子后,经历了重生,这一世她决定站在儿媳这边 ,摆摊卖红薯给儿媳买房,两人相处得情同母女,虽然没有金手指,却用朴素的情感打动观众。《穿书后,我成了婆婆的心尖宠》中婆婆因前世儿媳优待自己,重生后也决定回报儿媳,两人一起守护家庭。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老年短剧迎来大爆发,像《闪婚老伴是豪门》、刘晓庆主演的《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这样的「老年甜宠」,到最近的《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这种「爽剧」,创作焦点明显向中老年角色倾斜。

这类作品精准击中了中老年用户的核心痛点:付出被子女看到、为子女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婆婆形象的魅力不仅来自于「暴力护短」的外在表现,更源于其情感共鸣的内在价值。

短剧评论区的用户评论很能说明问题,许多年轻观众表示:「这样的婆婆请给我来一打,而中老年观众则感慨:「现实中的婆婆们,都应该早日领悟为自己而活的道理。」

短剧中婆婆形象的演变,不仅是角色设定的创新,更是整个行业向精品化迈进的一个缩影。随着短剧与文旅、AI、实体经济等领域的结合日益深入,其承载的社会功能也日益丰富,这必然要求内容创作跳出套路化叙事,转向更具深度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短剧的世界里,婆婆们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当《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中,婆婆月梅泪光闪烁地对儿媳说出「你不喜欢谁,妈去给你打他,你不想做的事情,妈去替你做」时,一条连接不同世代的情感纽带已然成型。

弹幕上飘过无数「泪目」和「羡慕」——这不仅是对剧情的回应,更是当代观众对家庭关系的一种集体愿望投射。

3.中老年演员的新机遇

在传统短剧中,婆婆类角色往往功能单一,表演模式固定于「刁难」、「指责」、「干涉」等有限维度。随着「婆婆爽剧」、「老太重生」等题材的出现,短剧中婆婆形象逐渐多元化,也给中老年演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演空间,得以展现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可能性。

《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中的婆婆杜月梅就是典型例子。这一角色需要同时展现多重性格特质:重生前的悔恨、发现真相后的愤怒、对女儿的极度宠溺、对反派的零容忍态度,演员需要在不同状态间自如切换,比传统恶婆婆的单一维度挑战大得多。

这一点《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的女主马晓伟深有感触,这是她跟杜月梅的扮演者李敏的第二次合作,两次合作的角色反差颇大,「一搭的时候李敏老师饰演的是一个非常温柔贤惠的妈妈形象,上次是我的角色保护她,这次二搭是她反过来保护我,在她身上真的能看到演员的可塑性。」



杜月梅的扮演者李敏其实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有着多年的话剧舞台经验。

《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的女配孙翠红,虽然在剧中的角色功能是搞笑,但这个人物同样有着复杂性。她人到中年,同时在跟比自己儿子还小的男二谈恋爱,孙翠红那句常说的「我是个传统的女人」也是一种自我洗脑。她信奉传统,却又无法遵循传统,最后在「保大保小」的抉择中死于难产。

这种复杂的角色对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员不仅需要演出喜剧效果,也要把人物的悲剧性演出来。在这个人物临死时再次说起那句「我是个传统的女人时」,评论区却笑不出来了,「以前听她说很好笑,到临死的时候再说这句话,一下子给我整哭了」。马晓伟也透露,「在拍这场戏时,导演就在监视器那边哭。」



如今越来越多专业演员开始加入短剧,《极品老太重生,带着儿媳奔小康》中婆婆的扮演者白晶晶,此前也出演过《臧海传》《折腰》等长剧集,有超过10年的演出经验。

中老年演员价值的重估还体现在角色分量的提升上。在《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中,婆婆已是实际上的「第一主角」,其风头甚至盖过了男女主。社交媒体上,有关「婆婆扇耳光合集」、「婆婆金句」等内容广泛传播,观众甚至评价「男女主感情戏太少但好磕,不过最爽的还是看婆婆虐渣」。

随着短剧精品化趋势加速,制作方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家里家外》《大冲运》等具有现实主义质感或复杂场景的短剧,需要演员能够驾驭更为细腻的情感变化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对习惯了快节奏的短剧演员提出了新挑战,也为实力派演员创造了机会。

从行业生态看,短剧市场可能正在形成类似传统影视的演员分层:既有负责引流、适合出演年轻主角的「流量型」演员;也需要能够撑起复杂角色、保障剧作品质的中老年「戏骨」,这种分化健康且必要,有助于满足不同圈层观众的观剧需求。

短剧中婆婆形象的演变,不仅是角色设定的创新,更是整个行业向精品化迈进的一个缩影,这必然要求内容创作跳出套路化叙事,转向更具深度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婆婆形象的「进化」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短剧行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传统配角获得新的演绎空间,而中老年演员也将迎来属于她们的「黄金时代」。毕竟,当短剧能够为好演员提供好角色时,这个行业才真正走向了成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11人集体辞职!朱立伦惊天一招,是退场还是设局?”

“211人集体辞职!朱立伦惊天一招,是退场还是设局?”

朗威游戏说
2025-11-02 01:44:00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观威海
2025-11-01 10:54:07
Shams:哈里森坚信浓眉比卢卡更适合争冠,更符合球队文化

Shams:哈里森坚信浓眉比卢卡更适合争冠,更符合球队文化

雷速体育
2025-11-01 10:45:40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雷斯林
2025-10-31 17:43:41
范冰冰和范丞丞的大瓜,水有点深.....

范冰冰和范丞丞的大瓜,水有点深.....

营销报
2025-08-01 10:37:01
关税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中美大决战,决胜于未来五年

关税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中美大决战,决胜于未来五年

诡谲怪谈
2025-05-02 15:35:06
郑丽文今走马上任,马英九、洪秀柱现身力挺,侯友宜彻底不演了!

郑丽文今走马上任,马英九、洪秀柱现身力挺,侯友宜彻底不演了!

李博世财经
2025-11-01 14:11:12
《问政山东》玩得有多大,这是能播的么?难怪山东人都爱考编

《问政山东》玩得有多大,这是能播的么?难怪山东人都爱考编

蒂蒂茱家
2025-11-01 15:03:53
长三角“万亿城市”扩容在即,浙苏两地市委书记部署最后冲刺

长三角“万亿城市”扩容在即,浙苏两地市委书记部署最后冲刺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01 10:01:20
打虎!金之镇被查

打虎!金之镇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11:08:52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桂系007
2025-10-31 14:35:53
4年亏400亿,套现20亿,穷途末路的黄光裕,还是不肯下牌桌

4年亏400亿,套现20亿,穷途末路的黄光裕,还是不肯下牌桌

近史博览
2025-10-31 18:34:00
浙江第三城之争,毫无悬念!

浙江第三城之争,毫无悬念!

城市生态圈
2025-10-30 17:47:45
福将,贡萨洛-拉莫斯进球的31场比赛大巴黎保持不败

福将,贡萨洛-拉莫斯进球的31场比赛大巴黎保持不败

懂球帝
2025-11-02 02:30:19
朝鲜用不了,巴铁看不上,海军还剩7艘053H3,一口气全部给印尼?

朝鲜用不了,巴铁看不上,海军还剩7艘053H3,一口气全部给印尼?

林子说事
2025-10-30 04:59:18
离婚仅1个月再看猴哥与前妻,一个急找下家,一个证实痞幼没说错

离婚仅1个月再看猴哥与前妻,一个急找下家,一个证实痞幼没说错

刘森森
2025-10-30 21:15:35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有5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有5大变化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0-13 10:28:56
其实吴石案发,根源不是叛徒出卖,而是这个天天喊他“学长”的人

其实吴石案发,根源不是叛徒出卖,而是这个天天喊他“学长”的人

文史微鉴
2025-10-25 12:35:03
CCTV5直播法国冠军赛!11月1日赛程+最新赛果

CCTV5直播法国冠军赛!11月1日赛程+最新赛果

好乒乓
2025-11-01 15:48:31
43岁贾玲出席上海户外活动,身材苗条瘦出新境界!

43岁贾玲出席上海户外活动,身材苗条瘦出新境界!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18 20:46:14
2025-11-02 03:23:00
新声Pro incentive-icons
新声Pro
发现好内容,寻找好IP
758文章数 1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