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筹备:精准诊断,定制维修方案
1. 技术方案定制
- 病害治理:针对 “高温积灰、砖体破损、结构松动” 三大问题,制定分层维修策略。烟道清堵采用 “机械破碎 + 高压风清扫”;砖体修复选用耐火粘土砖(耐温≥1000℃)与高温耐火泥(粘结强度≥3MPa);烟囱顶部开裂区域采用 “钢筋网 + 耐火浇注料” 加固,增强整体稳定性。
- 工艺适配:考虑轮窑间歇生产特性,采用 “错峰施工” 模式,利用轮窑停火冷却期(温度≤80℃)开展内部作业;外部维修同步进行,避免影响生产进度;对烟道关键部位预留观察孔,方便后期定期检查。
2. 资源统筹部署
- 设备投入:配备 3 套电动升降平台(作业高度 60 米,承重 350kg)、烟道清灰机器人(耐高温 150℃)、高压风枪(压力 0.8MPa)、耐火砖切割机;引入红外测温仪(监测窑体温度)、激光垂直度检测仪(校准烟囱结构),保障施工安全与精度。
- 人员培训:22 名施工人员参与 “高温烟道作业 + 耐火砖砌筑” 专项培训,重点掌握高温环境防护规范、烟道清堵安全操作、耐火砖错缝砌筑技巧,所有人员均通过高温作业应急考核,持证上岗。
二、施工攻坚:高温环境下的精细维修
1. 烟道清堵:打通排气通道
- 降温与隔离:轮窑停火后,通过自然通风结合轴流风机,将烟囱内部温度降至安全范围(≤80℃);在烟道入口设置防火隔离带,防止清灰过程中火星引燃积灰。
- 机械清堵:先由烟道清灰机器人进入内部,破碎大块结焦煤尘(粒径>20cm),再用高压风枪将细碎积灰吹至底部集灰斗,由人工清运;对顽固积灰区域,采用人工手持风镐破碎,累计清理积灰约 28 吨,烟道截面积恢复至设计值 98%,排烟阻力降至正常水平。
2. 筒壁修复:重塑结构完整性
- 破损砖体更换:对外部松动、剥落的砖体,用撬棍逐层拆除,露出新鲜砖基层;内部高温区域破损砖体,采用耐高温手套配合专用工具更换,新砌耐火粘土砖采用 “错缝砌筑法”,砖缝宽度控制在 2-3mm,用高温耐火泥填实,确保无空隙。累计更换砖体 1500 余块,修复面积约 320㎡。
- 裂缝加固:对烟囱顶部长度>1 米的裂缝,先凿成 V 型槽(深度 5cm),植入 Φ8mm 钢筋网(网格间距 10cm),再浇筑耐火浇注料(厚度 8cm),振捣密实后养护 72 小时;表面涂刷高温封闭剂,增强抗渗性能,累计加固裂缝 6 处,彻底消除开裂扩张风险。
3. 安全与环保管控
- 作业人员全程佩戴耐高温防护服、防尘口罩及双钩安全带,升降平台设置防坠锁与应急制动装置,实时监测烟囱内部 CO 浓度(≤30ppm)与温度;清灰过程中配套雾炮降尘,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 10mg/m³ 以下,符合环保要求。
- 每日施工前进行设备检查与安全交底,针对高温、粉尘风险开展 6 次应急演练,施工期间未发生安全事故与环保投诉。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