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李森颖)“以前食堂里生熟食混放,留样也不规范,看着心里总不踏实。现在不一样了,每天吃什么都有记录,消毒柜天天开着,我们吃得放心!”日前,顺平县某养老院入住老人李大爷高兴地对回访检察官说道。
今年5月,顺平县人民检察院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接到线索,反映县域内部分养老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留样形同虚设、消毒设备成了摆设、健康证过期无人问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老人们的身体健康。”负责该案的检察官表示。
顺平检察院迅速行动,对全县11家养老机构展开“拉网式”摸排,发现多家机构存在台账缺失、食材混放、证照过期等共性问题。6月份,该院依法分别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监管职责,推动问题整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民政局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专项行动,对问题机构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联合消防等部门共同开展联合督导,建立“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同时,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实现“从一盘菜到一套制度”的全流程监管。截至目前,全县11家养老机构全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整改卫生隐患20余处,食品安全管理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检察建议不是一发了之,关键是要推动系统治理、源头预防。”顺平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建议+回访”机制,持续跟踪整改进展,确保建议“落地有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