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4 日,全场景智能车芯引领者芯驰科技宣布,其E3系列MCU旗舰产品 E3650 已正式进入规模化量产,完成 AEC-Q100 Grade 1可靠性认证,将面向客户接受量产订单。
![]()
作为新一代智控MCU的旗舰产品,E3650 的量产不仅兑现了技术承诺,更标志着本土芯片企业在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革新中处于引领和核心赋能地位。目前,E3650已获得多个定点项目,成为新一代整车区域控制器(ZCU)和域控(DCU)领域的核心解决方案。
10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和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在重庆开幕。当天芯驰科技副总裁 陈蜀杰 接受媒体采访,向外界透露最新动态。
陈蜀杰表示,目前舱驾融合多为将座舱芯片和智驾芯片置于同一块板子,一块板子能较好完成工作,若集成到一块芯片,系统集成、测试和验证工作量指数级增长,工程研发难度和成本显著增加,当下舱驾一体多为板级。
![]()
芯驰专注座舱芯片研发,最新AI座舱芯片X10支持语音交互,支持多模态7B大模型部署,算力40 TOPS NPU及以上,带宽154 GB/s,在信号差的地方,增大带宽可发挥更多算力。此外,端侧大模型部署还能更好保障信息安全,避免云端存储带来的隐私风险。
在高可靠高安全性能量产背景下,芯驰在研发测试和合规方面的核心优势显著:
其一,专业团队:专注车规级芯片设计,核心成员拥有近20年车规芯片量产经验,是国内少有的具备车规芯片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及大规模量产落地能力的国际化整建制团队。
其二,技术认证领先:2019年完成中国首个16nm车规计算芯片流片,是中国首个获德国莱茵ISO 26262 ASIL D流程认证的芯片企业,产品可靠性认证达AEC-Q100 Grade 1级别。
其三,信息安全保障:获得工商总局、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国密信息安全双认证。
其四,产品认证严格:以E3系列高端车规MCU为例,应用于安全高度相关的场景,如BMS电池管理、ADAS智能控制、车身控制、底盘控制等关键环节,通过最高等级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可靠性认证。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电子电气架构愈发集中高效,呈现出中央计算 + 区域控制两种架构形式:完全区域化架构(中央计算平台 + 多个跨域融合区域控制器)与半区域化架构(中央计算平台 + 区域控制器 + 功能域控制器)。在此演变过程中,对芯片算力、实时性等方面提出新要求,需要面向区域控制的高端车规 MCU 芯片,以适配不同架构及未来功能平台化需求。
陈蜀杰阐述了芯驰科技双芯战略应对架构革命演变的方式
产品适配架构需求:芯驰 E3 系列旗舰产品 E3650 适配半区域化和全融合架构。针对域控场景特别需求,集成多颗外围 BOM 器件,配置市面最多可用 GPIO 数量,减少系统外围 IO 扩展芯片使用,简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
聚焦核心领域提升体验:电子电气架构演进下,智舱、智驾、智控是三大核心领域。芯驰双芯战略集中在智舱和智控领域,通过良好的座舱与区域控制,提升车的使用体验。
推动智能座舱平权:智能座舱处于逐渐平权过程,芯驰科技致力于让未来汽车都能享受智能座舱体验。
陈蜀杰对智能座舱时代的划分:
2.0 时代:以单仪表或单 IVI 为主,基础产品支持此类座舱功能。
3.0 时代:实现座舱域控,支持一芯多屏多操作系统,涵盖座舱内仪表、中控、前后排娱乐系统、抬头显示、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电子后视镜等。
4.0 时代(AI 座舱时代):屏幕数量充足,目标是让车更理解人,将日常应用搬到车端,使车更智能化,如同智能伴侣,可实现交互对话、知识学习等功能。
下一阶段(AI 座舱时代)的到来时间?“该阶段已在到来途中。以芯驰 X10 新 AI 座舱芯片为例,计划 2026 年量产,当下很多车企已与芯驰开展早期研发合作,预计未来一两年内,众多车辆的智能化程度将大幅提升。”陈蜀杰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