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及时获得更多实战技巧、市场观点和机会提示!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大型赛事推动及消费需求升级,冰雪经济正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涵盖冰雪运动、旅游、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政策层面提出,到2030年产业规模目标超过1.5万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冰雪产业作为“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下的高增长赛道,其核心概念股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冰雪旅游运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体育赛事三大核心领域。
这些企业凭借资源垄断、技术壁垒、市场份额等核心优势,在冰雪产业高速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如冬奥会遗产、冰雪消费补贴)与市场需求(冰雪旅游渗透率提升、冰雪运动普及)的双重驱动。
一、冰雪旅游运营龙头:资源与场景的核心掌控者
冰雪旅游是冰雪产业的“流量入口”,其核心逻辑是优质冰雪资源的垄断性与场景化体验的创新性。龙头企业通过持有或运营稀缺冰雪资源(如长白山、西岭雪山等),结合“冰雪+温泉”“冰雪+娱乐”等模式,提升游客粘性与客单价。
1. 长白山(603099):长白山景区资源垄断者
- 核心地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唯一的旅游客运运营商,拥有长白山北、西、南景区交通运营线路的独家经营权,覆盖“雪绒花”运动户外音乐餐厅、“雪谷穿越”“雾凇冬漂”等冬季特色项目,依托“粉雪、林海、雾凇、温泉”等资源优势,成为东北冰雪旅游的“标杆品牌”。
- 竞争优势
- 资源垄断:长白山景区是国内顶级粉雪资源基地(年降雪量1.5米以上,雪期长达6个月),公司通过独家运营景区交通,掌握冰雪旅游的“流量入口”;
- 场景创新:推出“冰雪+温泉”“冰雪+音乐”等融合体验,冬季游客接待量占长白山景区总接待量的80%以上,客单价较夏季提升50%
2. 大连圣亚(600593):海洋主题冰雪体验创新者
- 核心地位:大连地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旅游公司,经营哈尔滨极地公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等景区,冬季推出“冰雪大世界”“极地冰雪体验”等项目,结合海洋文化与冰雪元素,成为东北冰雪旅游的“差异化玩家”。
- 竞争优势
- 主题创新:将海洋生物(如企鹅、北极熊)与冰雪景观结合,打造“极地冰雪乐园”,吸引亲子家庭与年轻游客,冬季游客量较夏季增长40%
- 运营经验:拥有多年冰雪项目运营经验(如哈尔滨极地公园冬季运营),具备较强的场景化运营能力。
3. 天府文旅(000558):西岭雪山滑雪场运营龙头
- 核心地位:旗下控股子公司成都文旅股份,在成都西岭雪山景区内从事滑雪、索道、酒店等业务,西岭雪山滑雪场是南方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室外天然滑雪场之一(雪道长度10公里,可容纳1万人同时滑雪)。
- 竞争优势
- 区位优势:西岭雪山位于成都平原边缘(距离成都市区100公里),是南方游客“周末滑雪”的首选目的地,冬季游客接待量占西岭雪山景区总接待量的70%以上
- 产业链延伸:布局“滑雪+酒店+培训”模式,推出“冰雪研学”“冰雪赛事”等项目,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从1天延长至2-3天)。
二、冰雪装备制造龙头:技术与产能的核心壁垒
冰雪装备制造是冰雪产业的“硬支撑”,其核心逻辑是技术突破(如制冰、制冷、滑雪装备)与产能释放(如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掌握核心技术(如真空制冰、活塞压缩机),产品覆盖制冰设备、滑雪装备、制冷系统等,受益于冰雪场馆建设(如冬奥会场馆、室内滑雪场)与冰雪运动普及(如滑雪板、滑雪服需求增长)。
1. 冰山冷热(000530):冰雪制冷设备龙头
- 核心地位:国内最大的工业制冷设备生产企业,为广州融创文旅城室内滑雪场、冬奥会雪橇道模拟测试段等标志性项目提供制冷系统,订单量年增50%
- 竞争优势
- 技术领先:掌握“大型室内滑雪场制冷系统”核心技术(如低温冷冻、负荷预测),产品覆盖制冰机、制冷机组等,打破国外垄断(如美国Carrier、德国Bitzer);
- 产能优势:拥有国内最大的制冷设备生产基地(年产能1万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受益于冰雪场馆建设潮(如国内室内滑雪场数量从2020年的30家增长至2025年的100家)。
2. 雪人股份(002639):全球制冰设备龙头
- 核心地位:全球少数同时拥有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领先技术的企业之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制冰系统制造商,完成鸟巢冰壶馆、中华世纪坛滑冰馆、唐山南湖藏衣草庄园冰场等多个冰雪项目建设。
- 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掌握“高效制冰”“冰面维护”等核心技术(如冰面温度控制精度±0.5℃),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制冰速度比国外同类产品快20%);
- 产业链整合:与西姆科(全球知名冰雪场馆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加大在冰雪体育运动与娱乐领域的业务拓展,产品覆盖制冰设备、滑雪装备、冰雪场馆设计等。
3. 三夫户外(002780):滑雪装备龙头
- 核心地位:国内专业的户外用品零售商,设置滑雪装备专区,拥有自营滑雪装备品牌(如“三夫滑雪”),产品涵盖滑雪板、滑雪服、滑雪杖等,与内蒙古阿尔山市合作举办“中国阿尔山踏雪板雪地竞速赛”。
- 竞争优势
- 渠道优势:拥有线下门店(如北京、上海、深圳)与线上平台(如天猫、京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滑雪装备销量占户外用品总销量的15%(2024年数据);
- 品牌合作:与国外知名滑雪品牌(如Burton、Salomon)建立代理关系,引入高端滑雪装备,满足专业滑雪者需求。
三、冰雪体育赛事龙头:IP与运营的核心玩家
冰雪体育赛事是冰雪产业的“流量引擎”,其核心逻辑是赛事IP的打造(如国际雪联积分赛、全国冬季运动会)与赛事运营能力的提升(如场馆管理、赞助招商)。龙头企业通过举办或参与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冰雪旅游与装备销售。
1. 中体产业(600158):冰雪赛事IP打造者
- 核心地位:积极践行国家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以“冬奥在北京 体验在吉林”为主题,创办吉林国际滑雪赛事IP,构建“多场景、全领域、开放型”的冰雪产业平台。
- 竞争优势
- IP优势:吉林国际滑雪赛事是国内顶级滑雪赛事之一(吸引国内外顶级选手参赛),品牌影响力覆盖全国;
- 资源整合:与吉林省体育局、吉林市政府合作,整合滑雪场馆、旅游资源、赞助商等,推动“赛事+旅游+装备”融合发展。
2. 探路者(300005):冰雪运动装备与赛事运营商
- 核心地位:成立合资公司经营造雪设备、雪场施工,推出冰雪服装、运动装备(如“探路者滑雪服”),投资“冰世界”等多个冰雪项目,举办“SNOWONE超级滑雪季”等冰雪赛事。
- 竞争优势
- 产品协同:冰雪装备(如滑雪服、造雪设备)与户外用品(如登山鞋、背包)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品牌曝光度;
- 赛事运营:通过举办“SNOWONE超级滑雪季”等赛事,吸引年轻滑雪者,带动冰雪装备销售(赛事期间滑雪装备销量增长30%)。
四、潜在风险
- 市场竞争风险:冰雪产业竞争加剧(如更多企业进入冰雪旅游、装备制造领域),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
- 技术迭代风险:冰雪装备技术更新快(如新型制冰材料、智能滑雪装备),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技术落后;
- 政策变化风险:若冰雪消费补贴退坡或冰雪场馆建设政策调整,可能影响企业盈利。
![]()
文中观点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我及时获取更多炒股干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