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的政坛又闹出了大新闻。刚上任不到四个月的新总理赞丹沙塔尔,原本已经被大呼拉尔,也就是蒙古国议会罢免。但就在外界以为他要下台时,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突然出手,宣布罢免案违宪,并正式否决。结果,这位总理又从被“炒鱿鱼”的边缘,转危为安。
![]()
此前,大呼拉尔是以71比40的高票通过罢免案的。罢免理由也挺“正式”:说赞丹沙塔尔在任命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时,没有经过议会批准,违反宪法。
总统否决罢免案时,理由也挺有意思。他同样认为大呼拉尔的程序不合法,也违反宪法。也就是说,总统和总理互相“背书”,反而把议会推到了对立面。总统和总理站在同一战线,这在蒙古国可是相当罕见的事。
蒙古国是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掌握军队和外交,总理管经济。但两人权力重叠的地方很多,谁都不想让谁太强。这就导致总统和总理之间,几乎年年争权。前几年,总统弹劾总理、总理反击总统的戏码,就演了好几轮。
不过这次情况有点不同。呼日勒苏赫总统选择力挺总理,不只是政治考虑。这背后,其实还有对外战略的因素,特别是中国因素。
今年9月,中国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就在阅兵前夕,蒙古国总统专程访华。中俄蒙三国高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三方峰会。会议明确了三国合作方向:要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跨境铁路、能源管道等大型项目。对蒙古来说,这是重大机遇。而能真正推动这些合作的人,正是赞丹沙塔尔。
![]()
这位总理并不是临时冒出来的新人。他在当外交部长时,就多次访问中国。他主张深化中蒙合作,特别是在矿产、能源和铁路建设方面。他认为蒙古经济不能只靠西方援助,而要抓住中国市场的机会。
上台四个月,赞丹沙塔尔政府就推动了几项关键项目。一是中蒙铁路建设正式启动,二是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二号”敲定合作框架。然而,也正是这些行动,触动了国内亲美派的神经。蒙古国一直推行所谓“第三邻国政策”,意思是除了中国和俄罗斯,还要和美国、日本等国保持平衡。但这几年,亲美派影响力减弱,而赞丹沙塔尔的“亲华路线”走得太快,自然会引来抵制。
很多亲美政客担心,蒙古太依赖中国,会让他们的权利失势。他们借宪法为名,实则是政治清算。这也是为什么,议会能在短时间内以大比数罢免总理。
![]()
不过,中国这边显然早就有所准备。在呼日勒苏赫访华期间,中蒙两国不仅签了合作文件,还启动了能源、铁路、边境口岸等多项协商机制。这些合作项目一旦落实,蒙古的经济命脉就会进一步向南连接。对蒙古总统来说,他离不开中国的支持。所以在关键时刻,他选择站在总理一边。
中国的策略很清楚:不直接干预蒙古内政,但通过经济合作稳住政治关系。中蒙铁路、天然气管道,还有边境贸易区,这些都是能实实在在改变蒙古经济结构的工程。一旦这些项目成形,蒙古国内再想完全倒向“第三邻国”,就没那么容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