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葵涌葵俊苑那种 “开门见邻里,关门成天地” 的居住环境里,26 岁的黄某那句 “妹,我要准备考试,别进房打扰”,换谁听了都会夸句 “用功”。可没人能想到,2025 年 10 月 21 日晚 8 点这句寻常叮嘱,会成为他留给家人的最后话茬。
![]()
黄家人大概早习惯了 “备考闭关” 这套流程。香港的大学课程压力不小,大二学生正是啃书的关键阶段,既然孩子主动要清净,家人自然不愿打扰 —— 毕竟 26 岁的小伙子,总不能像管中学生似的盯着吃饭吧?
可反常的是,从 21 号晚上到 23 号傍晚,整整两天,房门就没开过缝。
23 号傍晚 6 点,黄父终于按捺不住心慌。换作平时,就算复习再投入,总得出来倒杯水、上个厕所,这两天连半点动静都没有,实在邪门。他拧开房门的瞬间,原本悬着的心直接沉到了底:儿子只穿著内裤倒在椅子上,脖子上缠着条蓝色布条,脸色发青早已没了呼吸,旁边电脑屏幕还停留在特殊网站页面。
![]()
报警电话打得手都抖,等警员和救护人员赶到时,只能确认生命迹象已经消失。穿制服的伙计们在房间里翻了个遍,没找着遗书,也没见打斗痕迹,连门窗都是好好的。死者除了脖子上的勒痕和手脚的尸斑,身上没别的伤,怎么看都不像是他杀或自杀。
葵涌警署杂项调查队把案子归为 “尸体发现”,但明眼人都能从现场线索里看出不对劲 —— 那截蓝布条、没关的网页,再加上死者设备里存着的一堆C人影像,指向了一种罕见的危险行为。
有懂行的网友悄悄科普:这大概率是 “X窒息” 意外。简单说就是通过勒脖子造成缺氧来寻求刺激,可大脑这玩意儿娇贵得很,缺氧超过几分钟就罢工,一旦没控制好力度,自己根本没法自救。
![]()
更要命的是,这种事往往藏在隐蔽地方偷偷干,出了事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法医后来推断,黄某去世至少超过 24 小时,也就是说,家人以为他在挑灯夜读时,他可能已经没了气息。
这事一曝光,评论区立马炸了锅。有人替黄父揪心:“两天没出门咋不敲门看看?” 也有人叹气:“香港房子再小,关起门来就是私人空间,谁能想到里头出这事儿?”
还有人提到了 2009 年重庆的 “红衣男孩” 事件,说那也是类似的悲剧,都是因为对危险行为缺乏认知才丢了命。
![]()
警方倒是没把话说死,只说 “初步排除自杀”,具体死因得等验尸结果。但不管最终结论咋样,这起悲剧都戳中了个挺尴尬的痛点:咱们总跟年轻人说 “好好读书”“注意安全”,可那些藏在台面下的危险知识,却很少有人正经科普。
就像有医生说的,这种危险行为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偏偏他们最容易从非正规渠道获取扭曲的信息。
如今葵俊苑的那间小屋早已恢复平静,可那句 “别来打扰” 的叮嘱,大概会成为黄家人心里永远的疙瘩。至于那截蓝色布条和没关的电脑屏幕,更该成为给所有人的警示:有些 “好奇” 碰不得,有些 “秘密” 藏着命。
![]()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