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SWIS深外国际部重磅官宣开启2026-2027学年招生!很多意向入读的家庭都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
然而,这股报名潮还没过去,一些去学校实地探访的家长,却带着失望找到阿Mo:“孩子没办法入读了,学校现在招生好严,不招香港临时身份的港宝,也不招中国护照+外籍绿卡+海外出生的外籍学生,只收香港永居和纯外籍护照的学生!”
![]()
这个消息并不算意外!早在几个月前,教育圈内就已经有风声传出:未来,深圳纯外籍的门槛会大幅度拔高,持香港临时身份、外籍绿卡的子女,或彻底无缘深圳纯外籍国际学校。
而深外国际部作为深圳热度最高、学位最抢手的纯外籍学校之一,从来都不缺少优质生源。所以现在它明确不招香港临时身份以及不是纯外籍的学生,也显得顺理成章。
总之,现在越来越能确定,深圳纯外籍学校的入学门槛正在进一步提高,家长们需要更早、更周全地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了!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对一咨询。(可加V:amoshuojiaoyu)
![]()
香港临时身份证还能
在深圳读纯外籍学校吗?
近年来,香港临时身份曾一度帮助不少内地孩子入读部分深圳的纯外籍国际学校。然而如今,这条路正变得越来越难走。
从2025年开始,深圳多所热门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明确表示不再接收持香港临时身份的学生。各校招生标准普遍收紧,将门槛提高至必须持有港澳台永久居民身份或外籍身份。
深圳蛇口贝赛思一直维持高门槛,只认可外国护照或港澳台永久居民身份证,不接受小国绿卡及香港临时身份。
深外国际部(SWIS)招生要求上写的是招收外籍或港澳台学生,且要求父母至少一方为外籍或港澳台居民。过去,这条政策对港澳台学生的界定比较模糊,没有说清楚是只要永居还是临时身份证也可以,但现在SWIS已经明确只收永居。
![]()
哈罗国际和南山国王学校在往年招生中认可香港临时身份,但在今年最新的招生简章中,已将“港澳台居民”改为“港澳台永久居民”。
![]()
深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本同样招收包括香港临时身份在内的港澳台学生,现在听说也已将门槛提高,范围缩小至永久居民。
不过,尽管趋势收紧,目前仍有部分国际学校接受香港临时身份:
南山国际最新招生简章显示,招生对象仍包括持有外国护照或为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的2至18岁学生。
蛇口国际继续接受持香港临时身份的学生,要求提供外国护照+有效中国签证+入境章,或港澳台身份(含香港临时身份)。
深圳科爱赛和曼彻斯通城堡学校目前也未对香港临时身份作出限制,仍认可相关学生的入学申请。
![]()
深圳国际学校
为何“拉黑”香港临时身份?
深圳国际学校“拉黑”香港临时身份,不是学校“瞧不起”谁,而是它们为了“合规自保”,在政策红线面前不得不低头。
早在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的纯外籍国际学校就已经不收香港临时身份的学生了,只有深圳当时管得比较松,所以不少家长还能“钻个空子”,让孩子用香港临时身份申请入学。
但到了今年3月份,深圳教育局正式发文,明确香港临时身份不能作为入读纯外籍国际学校的资格,政策直接和北上广看齐。这下,学校在政策面前,实在没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能妥协。
![]()
另外,招生对象直接关系到“纯外籍国际学校”的办学根本。
顾名思义,这类学校最初是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员子女设立的,这一定位决定了学校需要营造纯粹的国际化氛围。
而学生是否持有外籍护照或港澳台永久居民身份,一直是入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门槛。
对于持有香港临时身份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方面,可能会与纯外籍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这类学生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学校国际化氛围的营造。
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往往会通过提高身份门槛的方式,筛选出更符合其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学生,从而确保学校“纯外籍”的根本属性得以维持。
![]()
教育政策不断收紧,
家庭教育规划需提早布局!
近两年,随着教育政策的规范,政府对“纯外籍”学校的招生资质审核越来越严格。这一变化给所有意向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的家长们提了一个醒:国际教育的路径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
如果目标是让孩子进入纯外籍学校,那么身份问题就不能再“临时抱佛脚”,无论是争取永居身份,还是选择其他国家绿卡,都应尽早做出决策。
对于已经在深圳国际学校入读且不想转学的临时港宝来说,也不必太恐慌,可以一边读书,一边立即启动“香港临时转永居”流程,如果觉得7年时间太长,也可以考虑办理第三国护照这个“快车道”,像土耳其等这些国家的投资移民项目,不仅门槛适中,而且审批速度较快,通常半年多就能办妥,只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
另外,深圳除了纯外籍学校,还有不少优质的双语民办国际化学校。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上同样出色,对身份的要求也相对灵活,如果来不及办理身份,双语学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除了在深圳纯外籍学校的招生中遭遇困境,香港临时身份在港人子弟学校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今年,哈罗港人也开始只招永居港宝了。
![]()
这些变化明明白白告诉我们,香港临时身份的“含金量”正在缩水,过去依赖这一身份获取入学资格的路,越来越窄了。
很多家长曾经把“香港临时身份”看作一条捷径,希望借此让孩子进入特定体系的学校。但如今政策收紧,今天还能走的路,明天未必还能继续。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教育更是如此,政策变动、学校门槛提高、竞争加剧……任何一个变化都可能打乱原有计划。如果还指望仅凭一张临时身份就搞定孩子的升学路径,这种想法已经变得非常危险。
所以,孩子的教育,不能只赌一个身份、一条路径。真正稳妥的教育规划,需要家长看得更远、准备得更早、想得更多。而多元化准备、灵活调整,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如果您对国际学校择校有烦恼,可私聊我一对一咨询,给您一些专业的帮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湾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主笔阿Mo,分享最新择校升学情报,深度解读学校及教育,为大家输出最实用、最及时的择校升学干货。
关于教育、择校、升学等,如果你有任何话题想讨论,可以小窗私聊,获取更多一手择校升学资讯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