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多大房子最保值?建筑学家建议:这样选性价比高
小区楼下的长椅上,总能听见大爷大妈们唠嗑:“隔壁小王去年买的大三居,今年挂牌价没涨还降了点”“我家那套老破小,挂了半年都没人问”。就连身边刚工作的年轻人也犯愁:攒钱不容易,到底买多大的房子才不亏?是跟风抢大平层,还是稳妥选小户型?毕竟房子不是小件,一住就是十几年,谁都怕买错了砸在手里。其实不用瞎猜,从官方发布的政策和数据里,早就藏着未来十年房子保值的密码,再结合建筑学家的建议,选房心里就有底了。
![]()
1. 政策定调:“好房子”才是保值核心,跟风炒房行不通
想选保值的房子,先得看懂国家的大方向。2025年10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明确说了,房地产要走高质量发展新路,核心是让大家住上“好房子”,还建立了“人、房、地、钱”联动机制——简单说就是房子得跟着人口需求走,土地和资金也会向真实需求倾斜 。这意味着,那些脱离实际需求的“虚高房源”迟早会降温,而符合政策导向的房子才稳得住。
而且住建部早就开始推进现房销售,要求“所见即所得”,就算是预售房,资金监管也抓得更严了,截至2025年10月,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就是为了保交房 。对购房者来说,跟着政策走,选监管到位、符合“好房子”标准的项目,第一步就避开了贬值风险。
2. 户型密码:90-120㎡是黄金区间,适配多数家庭需求
“多大面积最保值?”建筑学家的答案很一致:90-120平方米的三居室。这个结论可不是瞎猜的,有官方数据撑腰。住建部多次强调要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而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商品房销售回暖,其中刚需和改善型户型占比超过七成,正好集中在这个面积段。
从实际需求看,这个面积既能满足三口之家的日常居住,将来生二胎或者父母来住也不挤,灵活性很高。更关键的是,2025年10月住建部提到,全国已有15个省级行政区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而90-120㎡的户型在二手房市场里流通最快,买家接手意愿强,自然更保值。太大的房子总价高、持有成本高,太小的又满足不了长期需求,黄金区间果然名不虚传。
3. 区域选择:跟着城镇化规划走,城市群+县城两头稳
房子的位置从来比大小更重要,官方的城镇化规划就是最好的“导航”。国家发改委2022年7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要重点发展城市群和县城,到2025年“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全面形成,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城市群的承载能力会大幅提升。2025年10月发改委的解读也提到,这些区域会是人口和资源的聚集地 。
建筑学家建议,优先选这些城市群里的卫星城,或者发改委重点扶持的120个县城示范地区——这些地方配套会逐步完善,人口流入有保障,房子自然有保值基础。反过来,那些人口持续流出、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地方,就算房子再便宜也别碰,政策红利跟不上,贬值风险太大。
4. 品质加分:绿色+合规是硬通货,细节决定溢价空间
现在选房子,光看面积和位置还不够,品质才是“隐形保值剂”。2025年5月实施的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对层高、电梯、隔音都提了更高要求,住建部也要求全链条提升住房标准,从设计到建造都得达标。比如电梯配置,老小区没电梯的二手房越来越难卖,而新小区按规范配足电梯,将来转手时优势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绿色建筑。2025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等三部门扩大了绿色建材采购范围,要求101个城市的政府项目优先用绿色建材,还给出财政支持 。而且《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要到50%以上,现在买这类房子,将来不仅住着舒服,还能享受政策红利,溢价空间比普通房子大得多。
说到底,未来十年房子的保值逻辑早就变了,不再是“买啥都涨”,而是“选对才稳”。跟着住建部的“好房子”标准走,锁定90-120㎡的黄金户型,瞄准城市群或重点县城,再盯着绿色合规的品质细节,这样选出来的房子,既能满足当下居住需求,将来也不用担心贬值。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选得踏实,住着才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