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巍10月18日在陆俨少艺术院参观时,指出展板上谢稚柳对陆俨少评价的一段话中间出现了错字,他认为“履薄临探”中的“探”应该是“深”之误。
沈巍认为:“薄”与“深”是一正一反的,具有对偶属性,在词性上也相似,而“探”是一个动词,怎么看,都觉得这个词是怪别扭的。
![]()
沈巍的细心与认真可见一斑。每到一处景点,他总是仔细地浏览展板内容,正是这种细心,才使他能够“于无声处”找到文化的内在秘密。
沈巍指出陆俨少艺术院展板上的错字,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发视频,站队沈巍,认为沈巍的指正是正确的。
![]()
在沈巍参观陆俨少艺术院的那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沈巍现场还发了一次飙,认为陆俨少艺术院对他像防小偷似的,使他感到了一种污辱。
沈巍指出陆俨少艺术院展板上的错字与沈巍被陆俨少艺术院“文赶”,其实是两个独立的事件,有网友把这两个事件拉扯成因果联系,显然是不恰当的。
因为显然陆俨少艺术院不会心胸狭窄到如此之地步,仅仅因为沈巍指出了他们展馆里的一个错字,就把沈巍驱逐出馆。
因此,我们要把这两个事件分开来解读。
沈巍被陆俨少艺术院“文赶”,属于一个不好定性的事,暂且搁过一边,我们要追究一下的是,陆俨少艺术院展板上的“履薄临探”究竟是不是错字。
早有热心的网友联系了陆俨少艺术院,向他们反映了“履薄临探”存在着错字的嫌疑。
10月21日18:20,账号名显示为“哇啦哩啦咙”的网友发布了他联系陆俨少艺术院的录音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陆俨少艺术院的一个态度。
![]()
陆俨少艺术院的这位女工作人员坚定地认为:谢稚柳的原稿就是这么写的,就是“履薄临探”,虽然现在成语用的是“履薄临深”,但谢老就是这样的用的,所以只能按照谢老写的来。
在回答谢稚柳的原文来自何处的时候,陆俨少艺术院的这位女工作人员只是提到了网络上的来源,认为网上的是凡提到谢稚柳评价陆俨少的文章里,用的都是“履薄临探”。
这变相地说明了,陆俨少艺术院的谢稚柳的原文来源,就是来自于网络。
而实际上,我们知道,网络上的不可靠消息多如牛毛,如果把网络上的信息作为佐证,那么绝对要被带进沟里。
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出谢稚柳的这段评价陆俨少的话究竟出自哪里。
笔者为此展开了一番越俎代庖的寻找。
首先,笔者找到了谢稚柳为“《陆俨少画辑》”(西泠印社出版社,1980年6月版)撰写的序言,但这篇文章中并没有陆俨少艺术院展板中的内容,其全文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一下:
![]()
![]()
既然图书中没有找到谢稚柳的评点陆俨少的语录,笔者扩大到期刊中寻找谢稚柳的话语出处。
果然有所斩获。
在《荣宝斋》杂志2008年第三期上,刊载有一篇《天才学力皆可观——陆俨少的绘画历程》的文章,该文在目录页上排为第三,封面上列为第二,可见这篇文章是杂志重点推出的文章。
![]()
![]()
![]()
文章作者署名为:顾静媺,其单位为:陆俨少艺术院,因此这篇文章是相当权威的。
![]()
在这篇长达22个页面的长文中,提到了谢稚柳对陆俨少的评价:
可以看到,这篇文章里清楚地显示是“履薄临深”。
![]()
![]()
![]()
从文末的作者身份标注,显示顾静媺为陆俨少艺术院的副院长,这篇文章发表时间在2008年,距今17年,不知顾院长是否仍在原职。她是最权威的谢稚柳的原话出处的发言人。
![]()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谢稚柳对陆俨少评价原话里用的就是“履薄临深”,至于网络上以讹传讹成“履薄临探”非常正常,这也是笔者从来对网络文章保持高度警觉、不敢轻易引用的原因。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在网友打电话给陆俨少艺术院,质询“履薄临探”中存有错字的时候,陆俨少艺术院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凭借高超的公关技巧,把这个错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从而坚定不移地保持了自己的错误,在错误的道路上策马扬鞭,欢蹦乱跳。
下面,我们将网友与陆俨少艺术院工作人员的对话转录成文字,并略作评点:
——陆俨少艺术院:同事说您这边有个疑问,您具体有什么问题?【这位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从头至尾都保持一种商洽的态度,这一点要肯定。】
网友:谢稚柳对陆俨少的评价,我看里面有一个错字啊。里面有个词,一般都是“履薄临深”,但你们在上面贴的是“履薄临探”,这个讲不通呀,因为“履”是动词,“薄”是一个形容词,就是薄冰的意思。“临深”,“临”也是个动词,“深”呢,它其实也是个形容词,其实在这是可以作为一个名词的,就是“深渊”意思。按照道理来讲,我觉得我这理解也没错啊,你们写的是“履薄临探”。【网友似乎有一些紧张,还是低估了工作人员接下来的高超的应对技巧,有一点太低估了对手在解释时如何从容不迫,大义凛然,脸不变色心不跳。】
陆俨少艺术院:哦,我明白了,我知道你什么问题了。是这样的啊。这段话呢,是谢稚柳先生当年对陆俨少的一个评价。这是谢老说的一段话。然后这段话呢就是这几个字,然后至于您讲的那个成语呢,它就是“履薄临深”,这个是对的,您讲的是对的。这个没问题的,成语就是这样。但是这个话放在陆老、放在谢稚柳先生的这个评价里面,他就是这样用的。【我们找到的2008年的这家艺术院的当时的副院长顾静媺的文章,明明是“履薄临深”,那么,接话的这位工作人员是如何绕开她的上司、副院长的认定而确认谢稚柳就是“这样用的呢”,是想推翻她的上级的文章认定吗?】
至于他当时用的这个,他是用错了、还是说就是本来就是这个字,他就是改了,我觉得都是讲得通的。【谢稚柳改了约定俗成的成语,能讲得通吗?】
就是我们没有错,首先这个字不是错别字。【这是关键,不去查证原文出处,就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其实最终证明下结论还是太早了】
如果说单纯论这个成语的话,那是错的。但是呢,放在这整个句子里面,你比如说我们去读一下这段话,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什么逻辑?一个错误的成语,放在谢稚柳老师的话中,突然就变得正确了?难道谢稚柳老师的话能“点错成金”吗?】
这个是谢老的这个原话。然后不能说因为成语是这样用的,我们就把谢老说、谢老你写“说错了”,我要给你改过来,我们这个也不能改,是这样子的。【为什么不能改,何况谢老的原文是正确的,被艺术院给弄错了,你们把锅给谢老背上了,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没有想到谢老还是一个背锅大侠呢。】
网友:这个解释我也能接受,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他是自己说的这段话,还是说是他自己写的这段话,是他自己说的还是他写的?
陆俨少艺术院:是他写的一段话。他写的一段评语,然后你这样子,你不要搜这四个字,你把这一段话放到网络里去搜,然后不管哪个网络哪个端口上,大家说的都是“履薄临深”,就是谢老说的这段话就是这样说的,就是不存在说那个我们把它搞错了。【让人笑倒,原来网络是艺术院的资料库,只要网络上证明是“履薄临探”,那么,你就认为“履薄临探”是正确的。不过奇怪的是,顾静媺副院长提供正确出处的文章,为何却不在你家的资料档案里呢?】
网友:那也有可能是老人家他自己灵活使用啊,对吧?【这位网友后来后悔没有接着问,你们家的原稿是怎样的,导致失去了撕破对方谎言的机会。】
陆俨少艺术院:对,我们这个就不能去追究老先生对错了,对不对?【既然让谢老先生担任背锅侠了,至少可以把自己身上的错给推干净了。】
然后呢就是在历代啊书法里面,有些时候就是有可能会写错。那包括陆俨少先生他自己啊,他的这些跋里面,他就是录的杜甫的诗呀,李白的诗呀,这些诗里面他有时候也会写错别字。但是他的错别字可能是同音字,也可能他就是想改一下。你比如说我们传唱至今的很多古诗,经历了好几百年。他有时候也是会有存在有争议的一个字的。我们不必去纠结到底是“深”还是“探”,我们要尊重,就是相当于是历史留下来的给我们,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番科普,意思是说错用是常态化,所以,谢稚柳的错误,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
网友:这是最真实的历史。【被镇住了,只好顺着话来说】
陆俨少艺术院:对,真实的,就是这四个字,你把这段话都放到网络里去搜索一下,大家都用的是这个“履薄临探”,对,是这样子的。【再次强调,艺术院拥有强大的网络资料库的站队,所以,他们拥有真实的资讯。对此,顾副院长绝对不会表示赞同,宁愿相信错误百出的网络来源,却不愿相信顾副院长的资料出处,真是匪夷所思啊。】
也感谢你们,你们也是很厉害的,哈哈。【厉害啥?沈巍被你们打败了,网友有理有据也被你们打败了,你们自己家的顾副院长也被你们打败了,你们是最厉害的。打遍天下无敌手,只要错误能保持住,就是胜利。】
帮我们指正,如果是有错我们立马改。其实因为这个文字量是挺多的,这个展览对不对?然后有些错别字,如果是真的错了,我们会立马改掉的,我们虚心接受的。【总算说对了一件事,不会过一个月,这个字肯定会改的,因为顾副院长也不会饶了你们,这样地让谢稚柳老先生当了背锅大侠,就是良心何安?】
网友:感谢你们的反馈,就这样,我就了解这个事情的原委了啊。【这位网友应该再打一次电话,把真正的原委告诉院方。】
陆俨少艺术院:欢迎来参观我们陆俨少艺术院啊。那就这样,再见啊。——
![]()
这位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要肯定的,对提出质疑的网友,并没有冷眼相待,把他看成是砸场子的,而是欢迎他来参观。
![]()
不过,陆俨少艺术院更应该欢迎“一字之师”的沈巍,诚心地邀请沈巍再去参观一次,让沈巍看到他指出的错字能以正确的面目,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也让陆俨少艺术院找回自己的面子,谢稚柳老先生脱下“背锅侠”的马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