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站北万象商业“开动”了,虽然具体开业时间尚未“官宣”,但是施工现场已经初见雏形。于是,有关北站北万象商业的话题再次成了最近的焦点。
![]()
pro
还是mini?
自从北站北万象商业官宣“非城非汇”以来,大家对这个综合体定位的好奇程度就攀升到了新高度。很多人认为,华润在沈阳凭借“一城四汇”的布局已经近乎“无敌”,那么北站北直接复制一个万象汇,似乎是更省力稳妥的选择。
![]()
也有观点指出,“非城非汇”或许只是营销话术。沈阳的气候条件限制了“街区+Mall”形态的落地,因此“非城非汇”可能只是赋予它一个新名称,本质上仍难逃两种路径:要么做成“万象城mini”,与中兴等高端对手正面竞争;要么做成“万象汇pro”,和铁西万象汇形成内部博弈。
但如果真的这样理解,可能就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商业地产的运营逻辑,远不止“引入什么品牌”那么简单。北站北项目虽出身“华润系”,自带光环,但也正因如此,其肩负的期望与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
从区位来看,北站北地处沈阳绝对中心,毗邻青年大街、太原街、中街乃至北陵,这看似是优势,实则暗藏挑战。测算显示,该项目距离铁西商圈约8.5公里,陵西商圈7公里,北塔商圈3.9公里,青年大街商圈6公里。尽管皇姑、铁西、沈河、和平都是人口密集区,但在如此高密度的成熟商圈“夹击”之下,北站北能争取到的客流份额,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铁西广场与太原街等传统商圈之间已形成一定的竞争态势。商场分布越密,客流被分得越细,也越容易引发消费者的“品牌审美疲劳”——走进不同商场,看到的品牌组合与促销活动大同小异。在这种“红海竞争”格局下,无论是“万象城mini”还是“万象汇pro”,其生存与发展空间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华润强调该产品为“全新系列”,绝非空谈。它必须跳脱现有模板,拿出真正具有差异化的定位。如果缺乏一张能打破僵局的“王牌”,北站北项目在如此激烈的商圈包围下将难以立足。
![]()
新系列能否“破局”?
如前文所述,北站北商圈,北站北商圈机遇与挑战并存,华润万象商业此次入局,不仅源于其自身迭代的基因,更基于对沈阳消费市场的深度信心。从项目初期,其差异化路径便已明晰。根据今年3月份中寰悦府二期产品发布会所释放的信息,北站北万象商业被华润置地定位为“万象商业在盛京的全新表达”,并围绕三大核心维度展开——业态突破、空间重塑与运营入圈。
![]()
在业态层面,项目以“全时生活欢乐场”为定位,呼应休闲体验导向,深度融合本地文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它将在东北商业体系中实现多个“首次”落地:
引入“芝纵酒场”,打造夜生活社交区;开设购物中心内的汤泉业态“云朵汤泉”;打造双层地下创新街区“未来车站”,接驳北站客流;推出青年生活品牌“青年中心”,系统布局年轻生态。
作为沈阳规模领先的年轻生活方式中心,项目明确区别于传统家庭型定位,将在L3整层集中规划青年业态,形成品牌氛围统一的青年活力平台,目标成为本地年轻人的高频打卡地。
![]()
在空间场景层面,项目于顶层及四、五层规划以温室花园为主题的餐饮集中区,打破常规店铺模式,实现中庭与店铺的融合式体验。同时,将打造宠物主题屋顶花园,以“宠物友好”特色强化青年社交流量吸引力。
不难看出,北站北万象商业并非简单的在品牌级次或空间规模上做调整的“换汤不换药”,也不是“万象汇Pro”或“万象城mini”的变体,更不是“万象天地”的变种。它完全跳出了既有产品框架,是基于沈阳北站北区域特性,包括枢纽客流、年轻人口结构和在地文化需求而原生打造的商业新物种。
![]()
本质上,它不是来瓜分现有商业存量,而是通过“青年生态+全时运营+在地文化”的核心逻辑,以业态创新和空间重构开辟“年轻生活方式”新赛道,为沈阳创造新的商业增量。这也正面回应了之前关于“商圈包围”的担忧:唯有创造新需求,才能突破竞争红海。
![]()
不吹不黑,它为何“胜券在握”?
从公开资料来看,北站北万象商业的定位,正清晰地围绕三大核心维度展开:青年文化、宠物友好与城市地标功能的融合。其中最具前瞻性的,莫过于将“双层地下创新街区”与北站客流接驳相结合,使项目超越传统商业体,升级为承载沈阳文旅形象的城市门户。
当前环境下,单纯强调“年轻潮流”早已屡见不鲜,但若能结合沈阳在地文化打造具有城市个性的年轻商业体,则具有更高价值。沈阳从不缺少年轻人聚集的场所,但能承载城市气质、形成文化符号的商业空间仍然稀缺。正因如此,像1905文创园、红梅文创园这类项目的走红,恰好印证了市场对“有城市认同感”的年轻场域的渴望。
![]()
在此背景下,北站北万象商业将整层规划为年轻主题区,展现出对本地青年消费需求的深度把握。而更具突破性的是,项目通过“L4\L5双层特色餐饮业态集中区”、“双层地下创新街区”的规划,无缝接驳北站客流,将交通枢纽的过境人流转化为商业现场的停留消费。它不只做年轻人的生意,更致力于成为他们带朋友来打卡、向游客展示沈阳活力的城市地标。
这份对地标功能的构建,与华润置地长期以来对沈阳的深度洞察一脉相承。沈阳不缺优秀企业,但真正理解并融入本地文化的商业玩家却不多。无论是恒隆初期的“高端疏离”,还是盒马未能适配本地购物偏好,都曾因与沈阳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存在差距而经历调整。值得思考的是,皇城恒隆在转向更贴近本地特色的年轻化运营后,迅速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这再次印证了在沈阳,尊重在地文化是商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
华润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其始终致力于读懂沈阳。从万象城到万象汇,每一次布局都能精准切中本地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这种“在地化能力”构成了北站北万向商业项目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宠物友好”策略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的差异化竞争力。沈阳是一座对宠物包容度极高的城市,其养宠文明和情感联结远超外界想象。龙湖天街等项目的实践已证明,宠物友好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有效路径。对年轻群体尤其如此。
可以说,宠物经济与青年文化的结合,正在形成新一代商业体的重要特征。
![]()
纵观整体规划,北站北万象商业实则在构建一个闭环体验:通过地下创新街区接轨北站客流,成为城市文旅门户;通过青年文化层与宠物友好设施,打造沈阳年轻人及家庭客群的目的地。它提供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根植于沈阳文化认同的现代生活方式。
如果说尊重在地文化是它的根基,那么“青年认同+宠物友好+地标功能”的三维联动,则让项目从单纯的商业空间,升维为一座与城市共生、与消费者共鸣的现代商业新范式。所以说,我对北站北万向商业充满信心,只待华润置地“交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