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加拿大音乐人克莱尔·布歇,大家更熟悉她的艺名Grimes,最近做了件“酝酿十年”的大事——在脸上纹了一条弧线。
这条从太阳穴划过眉毛、绕过眼角的淡淡印记,看起来既像疤痕,又像某种神秘符号。
但当她把素颜照发到社交媒体后,却引来各种不同的评价。
![]()
有人说这是艺术创新的先锋,有人说这看起来像“脸上长了癣”,还有人直接问:“你是不是撞到碗边了”?
评论区迅速分裂成两派,一派觉得这是勇敢的美学实验,另一派则忍不住调侃:“这纹身师该不会是个真菌科医生吧”?
为什么一条不起眼的线,能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论?
要理解Grimes这个看似“自毁”的举动,得先明白她是谁。
这位音乐人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用来“好听”的,她的歌像是机器做的梦,旋律诡异、歌词晦涩,充满了对科技、未来和人性的哲学思考。
所以当她把纹身刻在脸上时,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或者标新立异。
她在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测试社会对“美”的容忍度,挑战我们对“正常”的定义。
“我花了十年才在情感上做好准备”,她在帖子里写道,注意,她说的是情感准备,不是技术准备或找对纹身师。
这意味着,这道疤痕般的弧线,承载的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也许是创伤、也许是重生,或者两者都有。
如果你了解Grimes这几年的经历,就会明白为什么她需要“十年的情感准备”。
![]()
她和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断断续续谈了五年恋爱,生了三个孩子。
这些孩子的名字本身就像科幻小说,但背后的故事却充满现实的残酷。
2023年,两人对簿公堂争夺孩子抚养权,Grimes指控马斯克阻止孩子们见重病的外婆,马斯克则在德州法院反诉。
虽然最后达成和解,但细节从未公开。
更让人心碎的是今年2月,Grimes在社交平台公开喊话马斯克:“请回复我关于孩子医疗紧急情况的消息。我不想这样公开求助,但我真的没办法了。如果你不想跟我说话,至少派个人来帮忙处理。孩子等不起了。”
那条帖子被转发几百万次。
人们突然意识到,这位在舞台上唱着未来主义电子乐的艺术家,现实中却是个被困在监护权纠纷里、连见孩子都困难的母亲。
所以当她说“十年情感准备”时,这道脸上的弧线,会不会就是这些年伤痕的可视化。
就在纹身照片发布前几天,Grimes新专辑《人工天使》的封面又引发了另一场风波。
封面是一堆网络截图的拼贴,包括去世的右翼人物查理·柯克的纪念币图像,以及乌克兰难民的模因币截图。
![]()
密密麻麻的信息碎片堆叠在一起,像互联网的垃圾场,也像我们每天被算法喂养的“信息流”。
回到那个脸上的弧线,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它“像真菌感染”“像撞伤”“看不清纹在哪”?
因为它确实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美”。
传统的面部纹身要么是部落图腾,要么是精致的装饰,总之要么有象征性,要么够好看。
但Grimes这条线,既不对称也不华丽,淡淡的、模糊的,真的很像疤痕或者皮肤问题,但这恰恰是她想要的效果。
在这个滤镜、美颜、AI换脸泛滥的时代,她选择把“不完美”永久地留在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抗,对抗算法审美、对抗消费主义、对抗“你必须完美才配被看见”的社会压力。
Grimes的脸部纹身争议,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理解”的战争。
艺术从来不需要每个人都理解,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疯狂的、科技的、破碎的、充满可能性的时代。
![]()
当网友把她的脸和真菌感染联系起来时,Grimes大概在笑,因为她一直都懂,越是引起误解的东西,越说明它戳中了社会的神经。
在这个人人都想被点赞、被认可、被算法推荐的时代,她用一条“丑陋”的线提醒我们,身体是你自己的,美丑由你定义,伤疤也可以是勋章。
这或许才是她真正想说的话,我不需要你们觉得美,我只需要真实地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