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预警,这篇文章有点丧,因为今日的心境。
我有很多的随笔都是记录服务区的事情,即便是在几日前的出行也记录了在江西某个服务区遇见的大货车父女的故事,今天看到下面这个新闻,我觉得我的视角还是狭窄了。
![]()
上面的新闻可以看到,司机才45岁,四个月奔波在路上只回家两次。
女儿读高三,丈夫为了养家以及给女儿攒学费只能拼命的干,今年6月份才贷款买了这辆货车。
妻子说,丈夫没有病,身体一直很健康,是累死的。
至此,该怎么说,几个对苦难的感慨:
一是雨果的一个句子: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这段话应该是出自《巴黎圣母院》。这段话为何会第一时间想起,本质上是现实真的有很多人就像是这个已经吸足了水的海绵。像这位黑龙江猝死的司机大哥,也不会不知道现在这个年月贷款买货车是一种并不好的生存之策,但他依旧首付两万买了这辆车。为何要买,或许就是因为海绵吸足了水,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出路。只能硬着头皮首付两万上路了。
在我的读友里有一个曾经创业失败,然后加上热爱自由,于是买了辆货车专门跑运输的山东好友,早在三年前他就已经转型,当时语音和我说,自己做的时候还是有着一些收入,但到了现在几乎就是赚个辛苦钱,如此,就没必要承担在路上的风险了。
这句话一晃三年了。在三年前这位朋友还有着其他的选择,如果是三年后的今天呢?
二是,几个月前在浙江的西湖服务区,我去热水器那里接开水,也是一位操着北方口音的司机正在与妻子视频对话,他见我拎着水壶过来,特意将自己的水壶往边上挪了挪,因为妻子在电话里说,走得那么快,多看看风景,累了就休息这样殷殷关切的话语,我开玩笑似的插一句嘴说,师傅是自驾游啊,打算去哪里?
司机师傅戏谑看我一眼,苦笑着说,还自驾游呢,送货到南边,还有六百公里。
在当时的我听到这段话,只是觉得奔波,今日看到这个新闻,这对奔赴到服务区给丈夫和爸爸收拾遗物打理后事的母女,我发现我的视角还是狭窄了。这个狭窄不是给所有的货车司机,而是所有陷于困境之中的家庭,可以是销售,可以是一日不工作房贷就要断供的都市白领,可以是挣扎着的个体,可以是为了家庭也要坚持下去的医生和教师。他们都是那些吸足水的海绵,每一个都是脆弱的钢丝,不能断,但奈何过于脆弱。断了,就是一口之家的深哀悲剧。
三是,卖个惨,也算是凑个字数,码字的人也是如此,我到今年就有一种钢丝脆弱的感觉,人生不知不觉就马上要迈步进入中年,但看一眼很多年前自己选择的这一条事业路线,说实话在泥泞地里也是挣扎了好些年了。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突围,我这次出行其实就是为了突围。因为这些年都是陷入一潭死水,像是一根钢丝。
当然,是你自己选择了真实,较为不符合氛围的一条路。我今天看一位好友在友圈分享的一位写实派老师的文章,这位老师说的一句是:“当一个社会在抑制、躺平、消沉、涣散、道路以目、灰心丧气、对未来茫然无措的氛围下时,人们吃开心饭的时候就很少。”
开心饭,煎熬的饭,个人吃起来的滋味都是不同的。
莎士比亚说:“当悲伤来临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的。”
这句话在今日读来是与往日有所不同的,你,我,或许都是在这个队伍里。
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