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华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0
分享至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事司法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10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专题报告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速速来了解!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海事案件,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根据198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我国设立了第一批海事法院。报告显示,4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海事审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全方位新发展、取得历史性新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案件数量最多、案件类型最丰富的国家。

报告介绍,我国专门化审判体系日趋成熟,先后建立11个跨行政区域管辖的海事法院及42个派出法庭,形成海事法院、上诉审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三级法院两审终审”的海事审判体系,管辖范围覆盖我国全部海域、通海可航水域和港口。

报告同时显示,40多年来海事审判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类型不断拓展。年收案量从1984年的18件增至2024年的3.44万件,截至2025年9月,累计收案63.8万件,标的额逾4.5万亿元。受理案件范围从18项增至108项,从受理海上贸易航运相关纠纷为主,拓展至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港口码头建设、海洋特色文旅等新兴领域,特别是涉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洋经济新业态纠纷快速增加。除海事民事、行政案件外,海事刑事案件管辖试点有序推进。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海事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最高法累计发布海事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38件、指导性案例16件、典型案例122件,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海事参考案例140件,有力保障法律统一正确适用。

报告提出,由中国司法实践推动的《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成为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中国海事审判成为推动海事司法国际规则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编辑:李斯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最高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22840文章数 3312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